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越发明显地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唯有培养学生质疑、反思的态度和分析、解决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和人才的需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因其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时事评论作为一种取材贴近生活、表达具有理性的特殊文体,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中时评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将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方法运用到写作教学中,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序列化的、可行化的教学策略,从准备策略、写作策略、活动策略三方面陈述。本文首先借助中外文献资料,界定了“批判性思维”、“时评”的概念,阐述了时评写作教学的价值,呈现了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准备策略看,一是解读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二是分析如何提升教师素养,三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发挥以读促写的作用。为避免无从下手的弊端,本文提出了详实的写作策略:知识准备要专业丰富,深新论点要基于事实,批判思辨要防范谬误,论证结构要纲举目张,语言表达要清晰精彩。无论是专题写作的传统课堂,还是演讲、辩论、讨论等语文活动,抑或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却有着同样的要求:源于生活,也要归于生活,这是批判性思维的目标,也是语文工具性特点的重要体现。最后,本文探讨了批判性思维与包容性思维、综合性素养的联系,反思并展望了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