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又称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性芽梭状芽胞杆菌,是人类肠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导致肠道病理损伤及菌群失调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大范围使用,艰难梭菌感染(CDI)在全球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然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医疗机构普遍缺乏对艰难梭菌感染的情况的监控。目的探索并揭示本院内病人艰难梭菌感染的高危易感因素,提高对艰难梭菌感染诊断能力,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和减轻医药经济学成本。方法本文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之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243例病人资料,其中实验组中符合入组标准的共81例,对照组中符合入组标准的162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临床药物使用及转归预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艰难梭菌感染在本院患者中的易感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胃肠道疾病(OR,5.504; 95% CI,2.152-11.868; P<0.001),近期住院史(OR,2.826; 95% CI,1.134-6.077; P=0.008),重症监护患者(OR,3.142; 95% CI,1.074-9.193; P=0.037),近期手术史(OR,2.517; 95% CI,1.073-5.904; P=0.034),长期住院患者(OR,15.234; 95% CI,5.346-43.407; P<0.001),抗菌药物使用(OR,4.345; 95% CI,1.720-10.975; P=0.002)和接受化疗药物治疗(OR,3.073; 95% CI,1.174-8.046; P=0.022)为艰难梭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胃肠道疾病,重症监护患者,近期手术史,长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接受化学药物治疗为本院患者群体发生艰难梭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这些发现可为为艰难梭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和减轻医药经济学成本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