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肽的化学合成与生物活性验证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活性肽是对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随着对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发现和分离出一百多种存在于人体的肽,更多的功能特性被人们所认知,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生物活性肽因而已成为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尤其是多肽药物的研究,其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明显。本课题中的LS-7和PR-6是由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出来(导师提供)的新型生物活性肽,预测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活性,目前尚未有相关序列及功能活性的报道。本研究在于建立一套LS-7和PR-6新型生物活性肽的固相合成方案,对树脂的选择及脱保护时间进行的考察及优化,并对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活性功能进行初步验证。本课题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方法,选用Wang树脂为载体,采用Fmoc氨基酸正交保护策略,以DCC/HOBt为缩合剂,以95%TFA/H2O作为切割试剂,对目的肽进行固相合成,粗产物经由质谱进行鉴定与肽的理论分子量相吻合,证实新型生物活性肽LS-7和PR-6合成成功。后对LS-7和PR-6粗产物经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其纯度由原来的22.36%和70.40%最终提高到92.39%和93.32%。然后把纯化的产物进行体外细胞活性实验,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白血病细胞HL-60、肝癌细胞HepG2以及胃癌细胞BGC-832,在96孔细胞板中接种细胞5×104个/孔,分别给药后进行培养,最后用MTT比色法在570nm条件下检测生长抑制率。在考察两种肽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时发现,PR-6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效果显著,当浓度为0.2μM时,抑制率能达到47.9%。而LS-7对白血病细胞抑制效果低于PR-6,浓度为0.1μM时其抑制率仅在21.3%左右。而在考察LS-7对肝癌细胞及胃癌细胞抑制作用时发现,该肽对这两种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当LS-7的浓度为0.1μM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效果最好,而在0.01μM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好。通过本课题研究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可行的,效果实验证明该肽具有良好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特性,为多肽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分子及功能佐证。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
<正>数码热转印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韩国、意大利、瑞士、中国等国家,但是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码热转印加工市场,许多国际上的热转印打印
众所周知,城镇化进程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的过程。到21世纪初期,农村劳动力双性互动转移模式逐渐改变了以男性为主的转移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流入城镇,以
唐代科举家族是指在唐朝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至少有三代连续多人取得科举功名,在地方乃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家族。科举家族的形成是两汉已降世家大族在科举时代
本文介绍了用Z—80C档微型机对随机载荷数据进行处理的一个程序:峰谷值计数法和雨流计算法处理程序。并对采样频率、雨流计数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方法以及无效幅值的舍去等问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是一类Ser/Thr蛋白激酶,负责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CDK/周期素(cyclin)失调会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异常,这是引起肿瘤的重要原因。其
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能使人清晰明了地认识事物,发现异同,找出规律。一种语言的特点只有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才能使其更明
为回收赞比亚某冶炼铜渣中的铜,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铜渣的选矿工艺。原矿磨矿细度-74μm占85%,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两次精选闭路浮选,获得铜品位25.64%、回收率7
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作为化工过程中典型的聚合反应设备,实际运行中往往表现出强非线性、强耦合性、不确定性以及动力学机理复杂等特征,难以建立准确的机理模型,因而给化工
近年来在国际医药保健品终端市场,“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传统中医日益被世界各国广泛地接受,从传统中药及植物原料中提取活性成分,并开发的各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