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著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其他文献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很多新的变化和挑战。农村小学班级创新管理势在必行。 Class management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faces
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俗称田鸡、青蛙,属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除海南、云南、台湾地区)。野生黑斑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稻田、水
<正> 一、我国棉花产销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棉花生产和消费国。1998~2002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分别为445.9万公顷、374.8万公顷、404.1万公顷
本文密切结合我国公路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实际,对公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工程调查结果,总结分析了我国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VLDLR)属于LDLR超家族成员,是1993年Sakai研究小组在构建LDLR cDNA文库时发现的。该基因结构与LDLR家族其他成
基层公安民警是公安机关职能的直接行使者,是一个性质特殊、面临风险高的群体。他们的工作任务繁重复杂,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和谐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使命。
随着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条件的改善和网络的普及,中小学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小学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与资源库建设进行了分析。
【正】 行政诉讼法的生效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法制建设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新阶段。法律制度的确立同社会在观念上的认同与接受并不总是同步的。对于行政诉讼法的一些基本概
笔者与成都九中数学特级教师游家来合作 ,向学生布置了一种新颖的作业 :让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中感兴趣的、或有疑惑的且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并以作文的形式写出来 ,
背景和目的:起源于肾脏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罕见且恶性程度很高,其最佳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标准。本研究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评价影响肾脏PNET预后的各个临床因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