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网状支架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4715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网状支架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前列腺网状支架治疗前后支架及后尿道形态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提高支架治疗的准确性。选择35例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的老年病人进行支架治疗,他们由于各种其他疾病而不能耐受开放手术和TURP术,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人有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存在,24例逼尿肌功能正常或高于正常,11例逼尿肌无力。根据尿道压分布测得后尿道长为5.36±0.91cm,选择支架长为3.33±0.66cm。支架治疗后测得后尿道长为5.97±0.97cm,支架长变为4.14±0.74cm,比术前均有延长。支架治疗成功后测得支架远端离尿道外括约肌间的距离为2.00±0.80cm。根据B超测得的前列腺尿道长来选择支架的正确率为80.1%,结合尿道压测定选择支架的正确率为97.3%。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支架治疗的适应征;可以提高支架长度选择的正确性;术后检查可以确定支架在后尿道中的位置,明确支架及后尿道形态变化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知道支架治疗失败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对象 观察组21例病脑患儿来自我院儿内科病房和儿童医院儿内科病房,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并且
目的:探索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与调节性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找出可以预测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的指标;观察ITP患者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亚群及常规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探讨与评价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98年10月至2001年6月间收治的20例脑脊液鼻漏病人的诊断方法与手术疗效,并根据术中所见漏口情况与
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在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教育处资助下,该课题前期已做了部分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组织了社区护理专业课程计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