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王宗炎教授曾说过:我们不能只读洋书,要回头看看本国情况,把从外国学来的那些东西加以试用、验证、修正、补充。至于怎样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本文简明阐述了一些方法。许多年来,中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一直把重点放在词汇的记忆,句式的掌握以及语法规则的理解上。虽然老师和学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教和学,却通常不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原因究竟何在?—他们只学习了英语知识,没有学习怎样使用英语。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应仅仅是教给我们的学生书本知识,更应是教会他们如何在真实的语境里交际,真正提高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在肇始于70年代初的交际能力理论和随之而来的交际教学活动的影响下,人们对语言的本质和语言教学的目的有了更深刻和广泛的认识。交际教学法的基础是有关交际能力的理论。交际能力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的,它包括一个人对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交际能力的出现,为语言研究,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拓宽了视野,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更大。交际能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包括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文体知识,认知能力,情感因素和其它知识,外语教学的任务不只局限于传授语言知识。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用语言去学”(using language to learn)和“学会语言”(learning to use language),而不是单纯的“学语言”(learning language),更不是“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learning about language )。交际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是在某种“交流”、“交往”、“交际”的场景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行为获得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着重强调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交往意义。由于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教学法无疑是对旧的教学法的一种反拨,并对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但必须指出的是,交际教学法并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其他很多教学方法也有合理有效的部分。我们应通过研究交际教学法,并与其他教学法对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甚至多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