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先进文化的需求使得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依赖度越来越大;高校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日益增强,地方政府与驻地高校之间不再是以往相互“游离”的关系,而是在一个大环境下的“共生”利益共同体关系。鉴于此,本研究拟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泰安市为例对地方政府与驻地高校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按照“提出问题--探究根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通过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解决当前地方政府与驻地高校近乎游离的关系现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及路线建议。泰安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一直都是山东省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之一,辖区内现有各类高校9所。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泰安市政府与驻地高校一直处于平行发展的状态,双方的合作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合作机制不畅,布局分散、聚集效应不足,观念相对滞后、合作意识不强,现有合作层次不高、双方事业发展的融合度不够等突出问题。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共生单元缺位、共生环境有待优化、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能力有待增强等等。当前,山东省正在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这为政府与驻地高校之间构建“共生”关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本研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共生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泰安政府与驻泰高校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基本原则,从重塑共生单元、完善共生模式、优化共生环境等三个方面着手,落脚到提升共生能力的具体策略,为政府和高校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具体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操作建议,助力泰安新旧动能转换,在新时代实现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