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篇的角度分析研究报纸民生新闻。由马丁和怀特提出的评价理论,是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在人际意义上的一个新的发展。该理论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介入资源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人际交往策略,通过“介入”,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之间相互作用,达成一种平衡。说话者或者是作者通过“介入”来疏远或者联系潜在的听众或者读者。民生新闻报道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为新闻的一种新形式,民生新闻和百姓生活关系密切,但在评价理论的介入资源角度下却对民生新闻鲜有研究。所以本文在介入资源的角度下,研究民生新闻中的人际意义。本文在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中选取了22篇民生新闻作为语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介入资源在民生新闻中的分部规律是什么?致使出现此频率的可能性原因是什么?第二,所采用的语料反映出介入资源的特征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如何利用介入资源来实现其评价的功能的?研究发现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报纸民生新闻中包含有大量的介入资源,出现次数高达361次;第二,对话扩展资源所占比例略大于对话缩约资源所占比例,即51.25%:48.75%,这种特点恰恰符合民生新闻站在大众角度、反映大众呼声的特点;最后,无论是对话扩展还是对话缩约,尽管其实现说服的功能不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联合和说服读者。本研究运用评价理论分析了民生新闻中的介入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不仅丰富了评价理论的应用,同时新闻报道的研究范畴;其次,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民生新闻作者更好地把握微妙复杂的评价策略,从而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说服力;此外,本研究也对教学有一定启示。它增进学生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帮助其利用评价手段更好地表达自己观点,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