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自然地、社会地具有危机特点的事件也愈来愈多,如97亚洲的金融危机、01年911恐怖劫机袭击事件、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型肺炎、08年南方多省市的冰雪灾害、09年贵州瓮安群体性事件、11年日本的福岛9.0级地震核电站泄漏事故、12年因钓鱼岛事件引起的抵制日货继而引起的打砸抢烧行动事件等等,都给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和社会自我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高效完美的解决这样的危机事件。研究危机决策的原理和解决办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危机决策主要是指决策主体在相对决策时间短、资源短缺以及多种负性条件作用下对存在的危机有一种全面的迅速反应和行为过程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等影响,还包含信息量低、信息不对称和决策时间短等问题。情绪对于决策有影响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已经被多数学者得以证明。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从理论角度开始的对情绪影响决策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普遍,但是对于情绪的类型作为变量来研究的却很少,尤其是不同的情绪表现会给决策带来的影响。从2002年若贝尔获奖者Kahneman和Tversky在提出了相应的基于经济学的决策理论之后,国内外的学者跟着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时政效果。虽然国内外的很多学者也对框架任务具体地实施了大量研究,整体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很多学者在采用心理学相关研究的方法,对于情绪控制以及框架任务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整个危机决策的具体情境模式下,自我相关度这一影响因素也会伴随有风险决策相类似的情况吗?具体的决策类型会影响危机决策吗?个体危机决策情境和公共危机决策情境也会是影响危机决策的一个因素吗?通过沿袭风险决策的常用研究模式,借鉴刘永芳等人的研究过程使用Watson等编制的情绪评定问卷实施靶情绪控制,在自编危机决策材料基础上,探究不同框架处理、自我相关度和决策类型在消极情绪下对危机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情绪和自我相关度的主效应显著,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实验整个比较的情况来看,不同的情绪控制下有不同的决策影响。其中,消极情绪对于整个危机决策的影响力更大,在整个决策中的危险性、冒险系数更大,在危机决策时更加冒险;高自我相关度的被试比低自我相关度的被试危机决策倾向得分更高,在决策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冒险性。(2)再者,情绪与框架任务的整体效应相对显著,但是,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如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比较便可知,中性情绪下的被试要比消极情绪下的被试在危机决策上的得分更低一些,也就是说消极情绪下的被试在危机决策时更偏向于冒险:损失框架下的被试比获益框架下的被试在危机决策上的得分更高,进行危机决策时更加冒险。(3)实验发现自我相关度与框架任务的交互作用显著,自我相关度与危机决策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低自我相关度的情境下,损失边框下的被试比获益边框下的被试在进行危机时更冒险;在高自我相关度的情境下,被试面临个体事件决策时比面临公共事件决策时更倾向于风险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