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样本生成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攻击现象的频发性使得网络安全问题变得不容小觑,针对网络攻击行为,传统的防御手段大部分采用被动防御策略,由网络管理员制定一定的安全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支撑策略的安全模型,例如防火墙技术等。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并分析不法分子的攻击行为,争取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遏制,而网络攻击样本生成技术正是一种主动遏制手段。现阶段的攻击样本生成技术大多是搭建攻击场景,并使用攻击工具或恶意代码等发起攻击,从而生成攻击流量,最后将流量保存下来作为攻击样本文件。但这种方式受限于攻击场景的搭建,往往缺少攻击方式多样性以及真实性。因此,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攻击样本生成系统,系统能够高速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将其缓存,然后对数据包准确进行分析检测,将攻击流生成样本。本文介绍的攻击样本生成系统以入侵检测技术为攻击检测平台,实现了数据流预处理、数据报文缓存、完整数据流保存等功能。攻击样本生成系统将捕获的数据包按照五元组信息即源IP、目的IP、协议、源端口、目的端口组合成数据流,对网络数据流进行预处理,并使用HASH函数对数据流五元组内容进行哈希映射,将数据流存放到哈希表结构中,然后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攻击检测,当系统检测到某个数据包携带攻击特征后,把哈希表结构中当前数据流缓存的所有网络数据报文写入到样本文件中,生成攻击样本。同时为了避免无用流占用哈希表内存资源,系统使用最近最久未使用的超时策略对哈希表的数据流进行管理,并使用守护线程对数据流进行超时检测,若发现哈希表中存在超时数据流,则将数据流移除哈希表。
其他文献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业务的发展.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本文在认知无线电频率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无线Mesh网的多信道MAC协议(MMAC)中,提出了认知无线Mesh网的多信道MAC协议(CW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已成为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大多数同学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许多初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
“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新四基”。其中,工业网络作为连接硬件、软件和平台的纽带,是数据流动的载体,它通过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工业无线网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