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效应及其制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rachen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新一轮外资开放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外资并购虽然受到我国现有产业政策的约束,但允许外资介入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并购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它有利于加速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缺乏问题;但另一方面,外资并购又带来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丧失、优势人才资源损失、中方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下降和国有名牌丧失等许多负面效应。如何看待外资并购的利弊关系,掌握适当的度,这直接关系到对外开放的政策制定和国有企业对待跨国并购的行为选择。因此,关注研究入世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的正负效应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入世背景下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效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本文查阅了大量关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书籍与论文,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探讨。主要思路是在把握入世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宏观背景下,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所产生的正负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梳理,并通过有关并购案例分析,以具体说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所产生问题。运用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从微观、宏观、体制三个主要方面,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全方位探察。在深入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引致正负效应的制度原因和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正面效应克服其负面效应的一些制度建议。
其他文献
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以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供应链概念,在全球制造和全球经济一体
函数系数时序模型,作为一种新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自1993年由Chen和Tsay提出以来,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异常点诊断问题近年来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参数估计效率不高成为了制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