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进步的视角综合考察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发现,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对福利需求日益增长,国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往往通过立法建立起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从而使福利项目不断增加,最终促使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走问完备化。一旦社会保障项目通过立法手段得以确立,便很难再行取消。而且从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实践看,都揭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项目结构、覆盖范围、待遇水平等方面无疑都是刚性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亦具备了越来越强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而使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亦必须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20多年来,经历1997年和2005年两次较大的制度改革与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管理模式、尤其是个人账户管理模式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及其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社会新形态下,经过近20年的运行发展,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且非常严峻。因此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十三五规划”中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使我们对养老保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明确,目标清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依据生命周期理论、代际交叠模型、产权理论和保险收支精算平衡等理论,从政府权责、参保人权责、政策设计、基金收支、基金运营等多个方面,多维度深刻剖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和思考我国不同著名社会保障智库团队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给出的“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提出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对策建议。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完善个人账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选择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