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建立了喹诺酮类药物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并研究了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木犀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以稀土离子铽为荧光探针,建立了简单、灵敏的测定痕量诺氟沙星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在pH = 6.0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液中能量转移最好;[Tb3+]/[Norfloxacin]达到40000:1时,Tb3+在488 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达到最大。这种方法检出限低于直接荧光法十多倍;并测定了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回收率为90.6%,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2)以稀土离子铽为荧光探针,对左氧氟沙星-Tb3+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左氧氟沙星-Tb3+体系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8-5.0×10-6 mol·L-1,检出限为4.5×10-9 mol·L-1。测定了胶囊和注射液中药物含量,回收率较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左氧氟沙星-Tb3+络合物可使稀土离子Tb3+的L-M型特征荧光增敏,将左氧氟沙星宽带、短波长荧光峰转化为Tb3+锐线、长波长荧光峰,从而可能避免蛋白质等物质的干扰而对复杂生物样品中的药物进行测定。(3)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木犀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木犀草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木犀草素与HSA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确定了木犀草素与H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求得了木犀草素与HSA间的结合距离r,热力学数据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木犀草素对HSA构象的影响。(4)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染料木素与H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1.00×106(27℃)、1.66×106(37℃)和5.25×106(47℃)。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染料木素与H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59 nm(27℃)、2.65 nm(37℃)和2.90 nm(47℃)。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引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染料木素对HSA构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