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整理了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2229个黔江地名,结合《黔江县志》和《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对黔江地名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黔江地理历史概况和民族构成情况,总结了地名研究的成果及黔江地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黔江地名的语言分析。主要从黔江地名的构成、用词、修辞三个角度分析黔江地名,通名多根据黔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选词,专名多以动植物为主;黔江地名中还包含了借代、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式。第二章黔江地名命名的认知理据。从人类认知事物的突显性和相似性等方面着手分析了黔江地名命名的认知理据,对黔江地名的专名和通名进行转喻、隐喻、范畴化分析,说明人们在对地名命名时是运用已有的经验等认识新的事物,或者运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相似性给地名命名。第三章黔江地名的文化内涵。最后揭示了黔江地名包含的历史、农耕文明,家族文化等,黔江历史久远,黔江地名中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主要是因历史上的土司之间为争夺地盘相互不断征战等;地名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可分割,很多地名都体现出以姓氏为纽带的家族文化观念;同时,人们信奉、崇尚鬼神,敬奉神佛,呈现出黔江人多元化的精神信仰;对黔江地名文化内涵的阐释,也有利于了解黔江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黔江地名的命名更是体现了黔江的地域文化特色。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就及不足,成就在于对黔江地名进行了语言结构和修辞的分析,不足之处在于笔者未对黔江地名进行语音方面的分析,理论剖析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