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多Agent的分布式网络性能监测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性和异构性日益突出,给网络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网络管理一项基本功能的网络性能管理也必须适应于现代网络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多Agent的分布式网络性能监测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结合了传统的层次式和协作式网络管理模型的优点,充分利用了移动Agent的移动性和合作性实现了分布式、高效的网络性能监测管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综述了Agent技术以及基于移动Agent和多Agent的网络管理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移动多Agent的网络性能监测管理方案。然后提出了基于移动多Agent的网络性能监测管理系统框架,讨论了其中几个重要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该分布式监测系统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的算法: 1.基于移动多Agent的网络拓扑搜索算法。本文总结了逻辑拓扑搜索算法,对原有的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物理拓扑搜索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补充,并提出了一种基于STP的物理拓扑搜索算法,该算法能准确高效地发现交换机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然后在拓扑搜索算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多Agent的拓扑搜索方法。 2.监测代理部署算法。分布式性能监测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管理域中的适当位置放置适当数目的代理,才能达到提高监测效率,减小额外监测流量和响应时间的目的。提出的部署算法是一种分布式代理位置计算方法,父代理通过提取本地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计算出需要克隆的子代理数目和子代理将被放置的位置,并将子代理发送到这些位置上。本文详述了该算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仿真实验与传统的集中式位置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该算法是近似最优的。 3.监测代理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在管理员改变网络拓扑结构或者网络节点或链路失效时被启动,能够针对网络的变化自动地进行局部监测代理分布的调整,使监测系统恢复到近似最优状态。该算法使本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能力。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理科科目之一,在课程的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而我们同学的学习方法多是以听讲和课后练习为主,在知识掌握和成绩提高上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生物成绩的提高。笔者通过对探究性学习效果的分析,提出运用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运用;效果  前言: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更强调发挥学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行地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