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力学复习教学案例设计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一物理的内容包含高度抽象的力学概念和规律,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高中生学习物理学科最主要的思维困难就是无法建立物理模型,无法将物理概念及规律应用到具体不同的情境之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目前,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孤立的物理概念及规律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抽象的物理概念、机械地记忆物理公式和模仿教师演练习题,并没有办法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效率低,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发现和思维的能力,难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本论文以“绳球”为核心情境进行教学活动的案例设计。基于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和教学观的理论背景,创建真实的“绳球”物理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起步上升至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真实物理情境问题的能力。本文案例设计与传统的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教学活动案例设计通过探讨摆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规律,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向心力、重力势能、瞬时速度等力学知识点综合起来,同时,与传统的高中物理复习课一样,在课堂中也穿插了一定量的习题计算;区别是以“绳球”为核心情境,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既不是实验现象简单地归纳总结,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推理。每次课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核心的情境问题逐步展开,以解决核心问题为主线,尽量避免了教师按教材章节顺序“流水账”式地重复罗列知识点,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主动参与演示实验并提出假设后进行演绎推理计算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案例并不是教案,而教学活动案例有着更丰富的内容。以具体的模式示范某种理想的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实践的真实情景,深入细致地叙述教学活动的进程,表达笔者对教学本质的思考。最后,对本教学案例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将本案例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作了相关的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在迅速的发展,大量的混凝土桥梁在不断的兴建。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至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量迅速增加,车流量对道路工程的质量和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道路桥梁需要扩建。然而,再建的桥梁往往造成新老桥基础的重合,施工中须排除原有桥梁基础障碍,才能
社会的发展使得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许多中学英语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文化教学融入外语教学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新课改后,各版本的教材在每章的开头都会有包含数学名言、背景图片、数学史料、知识内容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