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上皮性肿瘤淋巴管和血管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意义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D2-40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胃肠道粘膜内上皮性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探索区分血管浸润(Blood vessel invasion,BVI)和淋巴管浸润(Lymphatic vesselinvasion,LVI)的方法并且初步探讨BVI和LVI在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的意义;初步探讨VEGF和VEGF-C在不同阶段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研究背景】胃肠道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胃和结直肠都是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富含淋巴管和血管。淋巴管和血管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所需微环境中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目前的研究证实血管在肿瘤的生长和播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常规HE组织切片中,淋巴管和血管往往难以区分。因此在出现淋巴管的特异性标志物之前,关于恶性肿瘤新生淋巴管分布特点和肿瘤组织淋巴管浸润的研究较少。最近发现的淋巴管标志物D2-40可以特异性的标记新生淋巴管。联合使用CD34和D2-40单克隆抗体可以区别淋巴管和血管,有助于分别研究血管和淋巴管在肿瘤中的作用。目前,关于新生血管和淋巴管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特点和临床意义的研究,集中于进展期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主要研究新生血管、淋巴管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早期的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特别是局限在粘膜内的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脉管浸润在胃肠道肿瘤中多见,但脉管浸润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判定方法和临床意义尚无一致性结论。目前国内外资料中未见关于比较局限于粘膜和浸润超过粘膜的胃肠道肿瘤脉管浸润的研究,并且尚未发现对血管和淋巴管浸润的对照研究。VEGF在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VEGF-C具有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它们都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关于胃肠道不同阶段上皮性肿瘤中VEGF、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罕见。【研究方法】选择95例山东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手术的胃肠道肿瘤病例。其中37例为局限于粘膜内的胃癌,28例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例为浸润到粘膜层以下的胃癌,11例为浸润到粘膜层以下的结直肠癌。粘膜内病例均于肿瘤的中央区和肿瘤周边区域处取材,同时对远离肿瘤3cm以上的区域取材;进展期病例均于肿瘤组织内随机取材,所有取材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D2-40和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CD34阳性并且D2-40阴性的管腔样组织结构认定为血管,而CD34和D2-40均阳性的管腔样组织结构认定为淋巴管。参考Weidner等的标准计数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密度;参照Van den Eynden等描述的方法,根据CD34和D2-40状态判定血管和淋巴管浸润。参照Siironen等描述的方法进行VEGF和VEGF-C的判定。【结果】①D2-40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显色呈棕黄色。CD34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小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膜/胞浆,呈棕黄色颗粒。②正常胃肠道组织和胃肠道粘膜内上皮性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Bloodmicrovessel density,BMVD)无显著性差异(74.25 vs.63.33,P=0.166)。在胃粘膜内癌和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亚组分析中同样显示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BMVD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7.08 vs.68.61,P=0.166;47.25 vs.51.44,P=0.101)。胃和结直肠粘膜内上皮性肿瘤组织的BMVD无显著性差异(71.19vs.60.96,P=0.400)。胃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显著高于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87.09 vs.47.25)。肿瘤内的淋巴管少见。肿瘤组织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 microvessel density,L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LMVD(20.87 vs.14.56,P=0.003)。亚组分析表明不论是在胃粘膜内癌(20.06 vs.14.47,P=0.044)还是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2.69 vs.14.75,P=0.018)均存在这种差异。胃和结直肠肿瘤的LMVD无显著性差异(20.49 vs.20.36,P=0.970)。胃和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的LMVD无显著性差异(14.47 vs.14.75,P=0.868)。淋巴结阳性患者的BMVD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BMVD(107.60 vs.63.38,P=0.047)。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LMVD无显著的差异(26.80 vs.19.90,P=0.277)。③BVI与LVI显著相关(P<0.001)。免疫组化法发现的脉管浸润显著高于HE法发现的脉管浸润(P<0.001)。肿瘤浸润深度与BVI(1.5%vs.33.3%,P<0.001)和LVI(7.7%vs.40.0%,P<0.001)显著相关。淋巴结转移状态与BVI(6.9%vs.26.1%,P=0.022)和LVI(6.9%vs.52.2%,P<0.001)显著相关。④VEGF和VEGF-C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浸润到粘膜下层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及意义】①在早期病变组中,胃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显著高于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肿瘤内的淋巴管少见。肿瘤的LMVD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的LMVD。而肿瘤的BMVD与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结阳性患者的BMVD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BMVD。而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LMVD无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提示血管和淋巴管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用不同的方法阻断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的相关环节,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②对于BVI和LVI的检测,免疫组化法比常规HE法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BVI和LVI可能是胃癌和结直肠癌重要的预测预后因子。③VEGF和VEGF-C与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浸润深度显著相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校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现阶段中心化的机房管理系统极易因为各类安全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结合高校网络实际环境与机房管理具体需求,设计开发了
为了实现大学生宿舍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以及高效化,我们有必要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之中,进一步提高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高校学生良好生活环境的
作为中国宋代说唱伎艺之一,鼓子词是因为歌唱时以鼓伴奏而得名的伎艺。但鼓子词不一定限于以鼓为伴奏而交叉韵散文进行说唱的伎艺,而且也包括多样广泛的表演形态和体制在内。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目前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态势也得到了极大遏制,但是由人口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却愈演愈烈。2015年10月国家正式提出了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了调整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缓解社会问题和矛盾而对生育政策的又一次调整、完善和推行。为了使“全面二孩”政策更好的落地实施,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TD)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选择,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浙二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目的研究山刺玫果实乙醚提取物、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原汁清除羟自由基(@OH)及保护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现代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技术,以CuSO4-VitC-H2O2-酵母菌发
钢琴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很多教师都将培养的重点放置在技巧的训练上,忽略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深入之下,这种弊端也逐渐
本文概述了电子档案具有易改易写的特性及内容和载体可分离,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也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等特点。并提出如何让查阅者相信其原始性和法律效力,从而发挥“历史纪录”
期刊
<正>目次引言一、法典的诱惑及对税收立法万能论的怀疑二、概念界定与内容安排第一章税法适用之理论基础
会议
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农村教师而言,其专业素质虽已得到很大提高,但问题仍然存在,这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