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表现在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而且还表现在民主政治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基层民主政治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上。本文从村民自治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时代主题,对村民自治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和实践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对村民自治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村民自治之所以在中国扎根,繁茂,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息息相关,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村民自治以改革开放作为发展契机,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从而使村民自治从诞生之初就带有着顽强活跃的生命力。村民自治作为民主理论形态,从萌生,发展,到完善定型,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包产到户、村民委员会的建立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再到“海选”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的历史实践,无不体现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无疑成为村民自治发展的又一历史机遇。村民自治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何理顺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宗族宗教影响,提高村民文化、民主素质,都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村民自治发展必须从法制化、规范化入手,协调各方关系,发展农村经济,克服传统制约因素的束缚,只有这样村民自治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