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实证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njdxy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问题普遍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之中。不同行业盈余管理原因及手段必然不同。尤其是对于非常特殊的农业来讲,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农业,尤其是对农业上市公司关注力度较大,一系列优惠措施也较多。而农业上市公司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业绩状况也较差。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及手段也必然存在自身的特殊性。而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多数研究集中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及手段的分析,旨在为治理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相应的对策。本文以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选择2011-2013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及盈余管理手段的偏好性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一,从对农业上公司现状的分析中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业绩低下,并且受自然坏境的影响较大,而股本的规模也都不太大。生物资产核算率较低,出现了很强的“背农”现象。同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是净利润重要的来源。农业上市公司整体收益质量不是很高,属于弱质性行业;第二,从对我国相关的会计准则的分析中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同其他类别上市公司相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如提前确认收入、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选择。此外还发现了农业上市公司特殊的盈余管理手段即生物资产和政府补助。同时在生物资产准则和政府补助准则的确认、计量、披露方面的确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可以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第三,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扩展的Jones模型,验证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的行为。生物资产也确实成为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同时从利润构成角度出发,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方法,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如农业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采用政府补助等影响营业外收支的项目来操纵应计利润,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第四,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首先应当完善相关准则,尤其是政府补助准则和生物资产准则;其次需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和监督管理,为农业上市公司提高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然后需要加强对外部审计的监督,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最后就是要加强农业上市公司内部的治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有两处创新点,首先针对农业上市公司一般和特殊的盈余管理手段分析,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独创性。其次在实证分析中融入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加入相关变量,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及手段偏好性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随著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转让、租赁和兼并等一系列经济行为频繁发生,使得无形资产的运用和交易开始活跃起来,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资产。但由于企业界
裸露的钢铁在空气和水分的综合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失效,为了延长其寿命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本文采用对Q235钢热浸镀铝并在铝层上涂覆低表面能有机涂层达到其
<正>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
会议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国。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农产品社会物流总额为2.63万亿元,2012年同比增长4.5%,达到2.75万亿元,2000-2012年平均增长高达8.4%,农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与生育相关的案件或诉讼日益增多,这些案件中原告被告之间是夫妻关系的占了大
农产品/食品安全和品质是现今全世界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从农田到餐桌”---基于现代信息科技及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全程追溯机制是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品质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
济南市由于水资源丰富,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伴随着济南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水”作为济南城市的灵魂,
目的探讨艾灸法联合中医护理在颈椎病颈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颈椎病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
本文侧重从村级实践过程来评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改"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这些问题包括林改中的效率与公平、林地集中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明晰林权与促进林地的投
在近20年中,中国的高官腐败现象愈发普遍。与普通官员相比,由于高官享有更大的权威,因此,高官腐败可能会对其他官员产生更强的示范效应,进而促进腐败行为的扩散。文章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