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一个妊娠意愿量表,该量表在当代中国背景下是可靠的、有效的、合适的,且适用于各个妊娠状态的女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研究阶段:定性研究构建妊娠计划的概念模型;定量研究建立测量方法并进行信效度评价。第一阶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进行个人深度访谈,以湖北省2家区(县)级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或分娩的4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调查本次妊娠前的意愿、计划及相关行为等情况,并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数据分析和妊娠意愿关键主题的识别使用主题框架法。第二阶段,仍以定性阶段人群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对402名孕产妇进行了定量调查。使用Cronbach’s α系数和条目与总分间相关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信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结果 定性阶段:研究对象共40人,其中孕期34例,产后6例。归纳出反映妊娠意愿的若干敏感性主题:妊娠打算、避孕使用情况、对母亲角色的渴望、期望子女数、丈夫\伴侣的影响、双方父母的影响、妊娠时机、性别偏好、孕前准备等。以上主题分别进入计划行为理论的三个维度:态度、行为、背景因素。定量阶段:本研究最后形成了 12个条目的妊娠意愿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0.669,所有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0.2)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较好,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019%,且各条目在其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0.4。女性的妊娠意愿和计划状态通过一系列分值呈现(取值范围为0~24分)。结论就计划行为理论视角而言,该概念框架主题集中,能较好地应用于中国妇女。本量表对于妊娠意愿的测量是可靠的、有效的,易于被中国女性接受。本量表的应用能加强我们对中国女性妊娠意愿的理解,深刻洞察家庭计划服务,从而更好的去满足女性的生育卫生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