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围海造田土壤肥力剖面分布与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四个时期(宋代、明代、清代、近代)围海造田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四个时间序列土壤肥力特征、土壤中磷的吸附解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围海造田水稻田土壤剖面全钾含量均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全钾含量随着水稻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建议采用水稻与深根作物轮作,利用底土层土壤钾素。随着水稻土利用年限的增长,磷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加聚,因此,稻田磷输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值得关注。各个时间水稻土磷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及Temkin等温吸附方程拟合,其中以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度最高。供试土壤磷最大吸附量(Qm)大小依次为:宋代>明代>清代>现代土壤,且Qm与有机质(r=0.881)活性Al(r=0.999)、活性Fe(r=0.930)线性正相关。土壤磷零吸持平衡浓度EPC0与土壤全磷(r=0.905),有效磷(r=0.898)线性相关;随着水稻土种植年限的增长,磷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剧。四个时期围海造田土壤的DPS、K值、MBC随着年代的延长逐渐增大,依次为宋代>明代>清代>现代;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RDP、EPC0逐渐减小,大小顺序为:现代>清代>明代>宋代。以上表明,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磷被淋溶或随径流流失的风险减小。四个时期围海造田土壤淹水还原条件下培养35天后,土壤供磷和固磷能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K、Qm、MBC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表征土壤磷流失风险和数量的DPS、RDP、EPC0都不同程度降低。这些说明了在淹水还原条件下水稻土对磷的固定能力较淹水前有所提高,而土壤中的磷向溶液中的释放量减少。说明,一定条件下,磷由固相转入液相被淋溶或随径流流失的风险要低于淹水前土壤。土壤淹水后对磷的吸附量大幅度增加,吸附量与无定形氧化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同时磷解吸率减小,表明淹水使土壤对磷的吸附强度也有所增强。淹水一方面使水稻土中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促进氧化铁表面的羟基化,同时,在淹水条件下酸性土壤pH升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土壤对磷的吸附位点增多,吸附能力增强,从而影响水稻土中磷的有效性。淹水后土壤中Al-P有向Fe-P转化的趋势,土壤淹水后有效磷减少。淹水后土壤中无机磷和氧化铁的形态转化共同影响着有效磷的变化。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淹水过程土壤中氧化铁形态的转化应该是制约磷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雌性果蝇幼虫性腺的正常发育保证了果蝇进入成虫阶段能持续不断地产生配子,保持生殖活力。幼虫期性腺包含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两大谱系,其中果蝇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
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棉花纤维的内在品质方面却与美国等其它一些产棉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培育品质优良的棉花是当前棉花育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但由于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之间的遗传负相关性,给用传统育种技术同步改良纤维品质与产量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纤维品质改良进展缓慢。基因工程作为棉纤维品质改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两条途径,一是分离鉴定出与纤维品质相关的基因,深入了解棉纤维发育的分子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甘,可补气固表,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甘肃省定西市的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岷县、临洮县是黄芪主产区,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proteinkinase,SGK)是一种新发现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与其他蛋白激酶主要在酶活性水平上受翻译后的磷酸化
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植株形态、器官分化、种子形成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结合蛋白(auxin-bindingprotein,ABP)是生长素调节过程中信号传导的先驱,它与生长素一起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细胞中的含量水平既关系到细胞的相对生长,又直接影响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模式植物之一,深入研究水稻
视网膜缺血是视功能损伤及致盲的原因之一。我们通过急性的高前房压力,造成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I/R),并在模型的不同时期对大鼠视神经轴突进行计数,结果表明视神经轴突密
以草麻黄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子束注入技术,采用不同剂量低能N~+注入种子,对各处理条件下草麻黄种子萌发效果、药用成分生物碱和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处理种子可使发芽率发生变化,低能N~+离子注入剂量为300时,效果最好,可使发芽率提高17%;离子束处理种子可影响幼苗中生物碱和黄酮的合成,N~+离子注入剂量900时,其生物碱的含量显著提高,而黄酮含量却显著降低。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