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问题”的弹性空间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但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能提升为政策问题,存在着“某些问题能够受到重视从而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问题却得不到重视从而被长期拖延?”的事实。对政策问题确定过程的分析是探究政策所表达的政治意愿与民意产生偏差原因的重要视角,也是深刻理解政策制定起始阶段的基础环节,因而成为当前政策研究特别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本文以《“政策问题”的弹性空间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为题,以多源流为基本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将政策问题确定过程的影响因素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为尽量缩小政策问题的弹性空间寻找实现理路。 文章主要从六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评析,介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借以分析的理论基础并说明所采用的相关研究方法。同时引出了文章的分析工具:“多源流”理论模式。 正文的第一章是“政策问题”及其弹性空间的存在。 首先从“问题”(problem)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入手,对政策问题的概念进行明确,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较为宏观的政策过程的全阶段可能出现的状况。而是狭义上的界定,即所谓政策问题是经过政府或其他公共权威主体认定,认为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共政策有针对性加以解决的问题。 其次承认政策问题弹性空间存在的必要性和客观性。在选择社会问题作为政策问题进入议程进行讨论分析以至最后以政策的方式予以输出的过程中,选言命题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毕竟社会问题的繁多性与政府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有限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只能对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筛选,决定哪些社会问题应该被重视从而进入政府议程成为政策问题。 第三,提出政策问题弹性空间扩大化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现实性。主要从私人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阶段、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议题阶段、政策议题转变为系统议程阶段详细论述了“政策问题”弹性空间的扩大化在之确定的各个阶段都是存在的。 第二章是“政策问题”弹性空间扩大化的原因分析。在普遍性的视阙内系统地分析了政策问题在确定过程中产生空间扩大化的原因。 首先说明了现阶段进行评估“政策问题”的指标和手段上存在的不足对政策问题弹性空间的影响。确定指标的难度和确定方式手段上的缺位错位,造成在政策问题确定过程中缺乏一个可依据的确定标准和有效的手段。其次从政策议程的角度来探究政策问题弹性空间扩大的原因。无论以政府为单中心的正式议程下可能由于政府的制度缺陷即封闭的模式和它自身的自利性,还是有外界参与的公众议程下由于利益集团的气候压力,大众传媒的“意见的表面性”,学者,专家的“知识寻租”都可能形成政策问题弹性空间的扩大化,使得政府意愿与民意产生了偏差,造成政策问题确定结果的错位,缺位。 第三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进一步把“政策问题”放在中国这个特定的政策环境背景,同时利用多源流这个分析工具对中国政策问题确定的模式进行解析。 1:问题源流:政策问题的主要范式--内输入模式。影响问题源流的最大因素是政策问题的输入机制,输入机制影响了政策问题源流量的大小,这又直接导致了问题选择空间的缩小或放大。而中国虽然呈现了内外共有的问题输入模式,但是现阶段的主要范式还是传统的内输入。制度的封闭性很容易造成在收集社会问题的有限性,而且由于政务信息主要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流通,这又增加了政策问题确定过程中“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对政策问题确定的模糊性进一步增强,即政策问题确定的弹性空间扩大化。 2:政策源流:备选方案选择的主流状态--半封闭性模式。政策溪流关系到方案资源的提取范围,有无合适的方案直接影响了政策问题能否顺利及时的得到确定。中国政策源流表现出开放性的走向,但当前的主流还是半封闭状态。这容易造成了在方案流量上的狭小化,使得方案选择的资源量不够,丧失了本可以通过广开言路方式得到合适方案的机会,这增强了政策问题无法进行确定的可能性,导致了弹性空间的扩大。 3:政治源流:政治气候源流量的考量。虽然在利益格局逐渐走向分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政治气候走向了更多元化。但现阶段我国的政治气候源流仍是以政府和强势利益集团为主要构成要素,造成了气候源流构成上的不足与不平衡,使得在政策问题确定的过程中增添了更多的“垄断”色彩,使得很多本该可以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由于各种外在的倾向性而无法进入,扩大了政策问题确定的弹性空间,从而影响它的确定。 本章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了中国“政策问题”的模式的现状,在充分肯定中国政策问题确定模式的走向和趋势是积极的同时,说明政策问题的主要范式还是“内输入”、封闭性、单中心的。这就增强了政策问题确定过程中的模糊性和操作性,扩大了政策问题的弹性空间。 第四章论述了多源流视角下的中国“政策问题”模式改革,借鉴多源流理论的合理内核,针对中国政策问题确定模式中的“内输入”、封闭性、单中心的范式,旨在寻找缩小中国“政策问题”确定过程中的弹性空间所需要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理路。 1:明晰政策问题确定的指标。建立政策问题的评估体系来确保政策问题确定的价值规范是否合理,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判断和推理模式的科学性。 2:构建公众议程和“政策问题”信息搜寻系统,实现对利益相互表达的承认。强调通过构建多样性输入机制,建立政策问题搜寻网络,减少利益输入的中间环节和表达成本;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初步筛选、整理和综合的作用;建立均衡的利益表达机制,培育社团型利益集团等手段来实现政策问题源流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实现政治源流的多样性,从而使得政策问题的确定能更逼近民意的诉求。 3:建立决策权重和权责对应等制度。为避免政府对政策问题确定决定权的滥用,需要以制度制约权力,实现权力运用的平衡。为互动型政策议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机制基础和一个动态守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政策问题确定的权力明确、责任清晰。 4:保持外部通道的相对独立性和全面性。媒体倾向,专家导向等会影响公众议程对政策问题的意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之能够相对独立地代表群众利益,而不是依附于政府的权力,仅仅成为政府的传声筒,更应成为真实表达与有效协商的舞台,真实反映民情,实现民意不折不扣的表达。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简要概述了全文的内容,并进一步指出文章存在的局限性和有待今后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一只13點15分的蚂蚁  再孤独的世界总会有同行者  在中午的广场  我就和一只蚂蚁有了交集  我远远地看到了它,同时我看了看表  13:15分,时针向北,分针向东  我们向对方走去,我确信它看到了我  我能感受到它的触须在友好地摆动  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节奏,而且  我环顾四周,附近只有我一个生物  它走直线,没有一点平时的迂回  距离越走越近,中间有一次它停顿下来  用上颚在一块水果皮上篦了篦 
期刊
学位
调漆间是汽车涂装车间安全等级较高的地方,所以合理有效的调漆间安全设计尤为重要,主要对调漆间前期整体设计、消防设施配备以及防火防爆安全检证事项进行说明.
寒冬来了,我茂密的枝叶  将慢慢落光。一片一片  像我的歌声沦落荒野  一片一片,像我的友人  遠走他乡  天空,不再专宠我名字里的蓝  阳光,不再安抚我  羽翼上的翎  寒风,只有寒风  顺势带走我早已干枯的枝桠  我,拼命地抱紧自己  用根须抓紧脚下冰冷的泥土  等待,忍耐,减少呐喊  甚至呼吸  如果允许我不死,春天的时候  或许会有细碎的春光  为我披上一件绿色的外衣
期刊
期刊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但也引发了我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精神,激发了学术界对于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中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且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文
干旱的人间,爱飞走了  土地皲裂成碎片  乱石裸露  女娲披散着长发  我仿佛站在历史上的某个炎夏  真想把云朵拧成一滴水  滋润万物的喉咙  如果,大雨此刻倾盆  我將怀揣一条河  向南奔流,向北溯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