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具备起动和发电功能,可提高车用电源系统功率、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目前正被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本文引入绕组开放型结构,设计了由蓄电池、逆变器、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切换开关、整流器组成的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系统能够实现快速起动、高效发电、起动发电控制自由切换和在宽速度范围内输出恒定直流电压,其在一体化系统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论文首先介绍了绕组开放型电机的发展和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现状,提出将绕组开放型结构的永磁电机应用到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的想法。其次,设计了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的拓扑结构并对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的电气特性和数学模型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之后分起动运行、切换过程、发电运行三部分对一体化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下述的控制策略。起动阶段,闭合切换开关将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重构成绕组“Y”连接的普通电机,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实现快速起动;发电阶段,断开切换开关,电机绕组为开放型状态,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的稳压调节。最后,对本文提出的一体化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本体模块以及SVPWM模块,利用这两个模块构建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仿真平台并对所提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起动性能好、切换过程平稳、能够实现宽转速范围调压控制、发电调压动稳态性能良好。以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搭建了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验平台,并进行相应的硬、软件设计。用一台1kw的绕组开放型永磁电机为控制对象,以CCS3.3软件作为程序调试开发环境,对起动运行、切换过程以及负载突变和转速变化情况下发电过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一体化系统拓扑结构和整个系统控制策略是可行且有效的。
其他文献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曾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生著作颇丰,创作多篇小说,散文和杂文文集,翻译20余篇中国文学作品。主持编纂自认为写作生涯
通过分析面部图像识别表情状态,实现系统对用户情感的认知,有利于提升人机交互的智能性,更好的服务人类对象。由于表情具有动态性,即表情的产生和消失通常是一个过程,所以通
引擎尾气干扰装置是对化学侦检仪器抗引擎尾气干扰性能的一个评价系统。在检测仪器开发研制过程中若不考虑干扰气体,当仪器在实际环境运行中,由于实际环境中或多或少存在各种
随着科技发展的提速,科学研究内容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众多研究中成功识别到具有新颖性的研究前沿,能够帮助科学研究者迅速地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促进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然而在现有众多关于前沿探寻的研究中,不论是基于主题词的研究还是基于文献单元的综合研究,都是从现有高频词出发,通过聚类等方式归纳出研究前沿,这样的研究结果存在着时滞性和不完整性。本研究尝试从被大多数前沿研究忽略的长尾关键词出发,从关键词生命周
当今是一个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处处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科技不仅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是这些不利的影响并不是科技本身给人们带来的,科技本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近几年的互联网得到了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和联网智能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网络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信息获取需求的不断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信息的获取与应用越来越备受关注。如何在海量的医疗信息中快速找到符合目标的信息,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传统的人工查找医疗专家信息,往往存在效率低下、信息不完整。根据当前人们对医疗专家信息的需求,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共享数据技术,研究基于Python的医疗专家推荐平台和信息推荐算法,向用户提供便捷、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面资源消耗巨大、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增多。工程师们开始探索地下空间的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也在积极建设中,为减少施工影响、节约土地,某些时候不得不将地下综合管廊下穿桥梁结构布置。届时,地下综合管廊基坑开挖时将引起周围土体发生位移变形,致使邻近既有桥梁的桩基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严重时将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很有必要研究由于土体开挖卸荷所引起邻近既有桩基的力学响应,并探讨邻
推荐系统(Recommender System)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在线产品或服务的建议以处理日益增长的信息过载问题,改进客户关系,提高交互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涌现出了各
翻译有着历史的悠久,是一项古老又复杂的人类活动。尽管如此,也尽管从翻译过程本身而言,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从未对它停止过研究,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最终清楚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