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青藏高原主要河流近期入海物质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发育了亚洲的众多河流,各流域水资源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青藏高原的本身的地貌、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与流域国家间的水资源利用关系密切。河流入海物质通量表征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及其对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水平,也影响了河口及近海区域地形地貌沉积演化及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河流流域自然条件不同,人类活动干预的程度也不相同,探究源自青藏高原的大河流域的物质通量的时序变化,掌握流域本底数据,结合流域社会发展水平,并进行机制分析,对于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流域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同时,也对于科学分配水资源、协调流域开发管理和资源利用关系,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项研究基于河流水沙及营养盐物质通量和流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影像数据,尝试分析不同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并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建成河流入海物质物质通量空间管理分析系统。主要结论如下:(1)源自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径流变化差异大,输沙量以减少为主要趋势,氮磷元素上升明显。径流量与输沙量有着相似的丰枯变化规律,但输沙丰枯变化幅度高于径流,年际变差系数表明黄河、印度河、阿姆河年际变化程度高。各流域径流深空间差异性明显,中高纬度地区径流深相对较小,布拉马普特拉河径流深最大(1122.9 mm),阿姆河最小(26.5 mm)。流域地形起伏与流域输沙模数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黄河输沙模数最大(850 t/km~2),阿姆河最小(40 t/km~2)。(2)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化的主导原因,降水量与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差。坝库的建设和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入海通量影响明显。根据人口密度、流域人均GDP、流域耕地及建设用地面积比重和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流域社会发展阶段进行评价并按照评价高低分为成熟阶段、加速阶段、起飞阶段、起步阶段、初级阶段五个阶段。其中,长江和黄河分别为成熟阶段和加速阶段,湄公河和印度河为起飞阶段,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及红河为起步阶段,阿姆河得分最低,为初级阶段。起步和初级阶段流域主要以农业为主导,社会经济较差,水利设施主要服务于农业灌溉,由于流域灌溉取水以及河流沿岸取水流域内径流量相应有所下降。成熟阶段的长江流域入海氮磷总量显著较高。(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建成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空间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空间与非空间的地理数据进行高效科学的一体化管理,实现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及流域社会经济数据的输入输出及增删改查,并根据需求进行专题地图产品的生成,实现对河流水文及流域自然、人文经济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植物的生长发育多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低温和干旱成为主要的逆境胁迫因子。紫花苜蓿是多年生栽培牧草,号称“牧草之王”。它不但营养丰富、适应性广、适口性强而且可以增
目的对我院儿科已发生烫伤事件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进行根因与近端原因分析,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住院患者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方法应用头脑风暴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侵袭转移能力肠癌细胞中FABP4表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项目和重要方向,并成为全球变化中最复杂、最具活力的研究内容。热量
鉴于架空线路占用过多地上空间,以及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在11OkV及以下系统中,电力电缆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随着电力电缆敷设时间的延长,电力电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不利影
目的本文通过对64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数字X线摄片和X线断层融合成像的影像学比较,探讨X线断层融合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2012年9月-2012年12月间于我
随着组态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测控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当前,在测控领域中需要一种基于B/S架构的嵌入式组态软件,然而目前来看还没有对于这种组态软件的研究,因此本文
<正>从当代中国诗歌地理的角度看,山东可能是难有匹敌的"诗歌大省",这样说似乎显得很俗气,但如果从行政区划的角度也只能这么说。虽然对于诗人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省份
期刊
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强韧性低合金钢在海洋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低合金钢的耐点蚀性能急需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采用稀土处理来改性钢中夹杂物并微合金化,以降低
针对合肥光源储存环恒流运行(Top-off)改造等性能提升的需要,研制了新型的基于嵌入式EPICS架构的储存环束流损失监测(BLM)系统,用于监测储存环中束流损失发生的位置和大小。合肥光源在二期升级改造之后,增加了水平方向的聚焦,使得束流发射度极大的降低,光源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托歇克效应由于发射度的降低而增加,从而使得束流损失也增大。新BLM处理器获取储存环各处双PIN型光电二极管传感器所采集的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