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表明,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产生的土地问题是不同的。反过来,不同的土地问题,又映射出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土地问题是深刻反映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一种指示器。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土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中国土地问题的内容和重点。一系列新的前所未见的土地问题出现了,有的甚至是以极为尖锐的形式出现,需要和逼迫着我们去认识它、解决它。土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加强土地执法特别是解决土地执法难这个问题是维护这项基本国策的重要保障。目前,土地执法难的问题在我国土地行政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局部地区还呈现出加剧的势头。执法难给整个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效应:例如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受到影响;执法的严肃性受到挑战;违法违纪者不能有所警戒,土地管理秩序不会根本好转。土地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就很难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益,很难发挥土地的效用,进而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土地问题以及土地执法问题的提出和描述,证明了一个观点,即土地执法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直接、复杂、深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民主革命的成败,以能否成功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最深层的必要条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以其能否成功解决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新的土地执法问题为转移。本文的在论述城镇土地执法管理中,着重强调可持续利用问题。能否从我国城市土地执法管理的实际出发,寻求相应解决途径,对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最终实现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