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与笔语中衔接手段运用的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angwa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发展,衔接理论在语言学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76年韩礼德和哈森《英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衔接理论的诞生。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环节,是语篇理解的基础。口语和笔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口语先于文字出现,笔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口语和笔语有很多相同点,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对于口语和笔语的特征及口语和笔语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很多的人做了相关的研究,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如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语篇组织方面等等。本文内容涉及口笔语中衔接手段运用的对比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口语和笔语在衔接手段上的运用有哪些相同及不同,哪一种语体运用的衔接手段比较多?出现衔接手段运用的数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运用韩礼德和哈森的衔接理论,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五种衔接手段即指代,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在笔语和口语语篇中运用的不同特点。本文采用纽约时报中的新闻作为笔语语篇,采用美国电视短剧《走遍美国》中的对话作为口语语篇进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果:口语语篇和笔语语篇中都运用了大量的衔接手段,与笔语语篇相比较口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运用的较多。通过此研究,希望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及语言教学者在口语和笔语学习及研究中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的弹道优化问题涉及攻角、法向过载、最大动压等多种约束条件,是一种复杂的最优控制问题。序列二次规划法( SQP )是解决该类问题行之有效的数值优化方法。
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汽车领域重点的发展对象。从一定程度上看,新
<正>一、案例背景问题解决是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关注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也强调问题解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问题解决并不只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
2006年,全球香水产业表现异常出色,呈强劲增长势头。与2005年相比,销售额增长率高达7%,达307亿美元。在全球化妆品和盥洗品市场中,香水继防晒用品和婴儿化妆品之后占第三大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下,马克思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仔细探究,最终形
随着中法两国之间交流的深入,两国人民需要彼此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因此,对语言和言语的研究应该有助于促进中法之间的交流。在本文中,我们探索了在三种不同的情境下,
“不过”由状中结构词汇化为副词,之后又进一步语法化为转折连词。状中结构“不过”最早在先秦时共现,表示“没有差错”或“没有超越”。在句法位置、使用频率、韵律制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