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国家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和手段。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货币流通的重要媒介,在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全面评估我国银行业整体效率,如何保持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银行业整体提质增效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所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在对银行效率及其测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不良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非期望产出,选取带有非期望产出的DEA-Super SBM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6年度的效率值进行测度。测度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整体上保持着较高的效率水平,大部分年份实现了SBM效率,仅有2013年和2014年出现效率值小于1的情形;在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城商行的平均效率值最高;在效率走势方面,2015年普通股份制商业银行完成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反超,而且二者之间的效率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门限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门限特征,研究发现:年龄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存在三重门限效应,但由于其回归系数并未通过统计学检验,因而无法准确确定其对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方向;任期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存在一重门限效应,门限值为0.389,在两个异质性水平区间上任期异质性与商业银行效率皆存在正相关关系;教育背景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存在双重门限效应,第一重门限值为0.681,第二重门限值为0.696,在三个异质性水平区间,教育背景异质性与商业银行效率皆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任期异质性与教育背景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效率的正向作用皆存在边际递减的特征。结合以上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本文认为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加快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和提升人员配置效率等有效路径来提升商业银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