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活跃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联系两者的纽带是消费。长期以来,消费理论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规模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因此,针对“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是消费—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消费理论也探讨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并进而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
1978年以后,我国居民消费研究已渐趋成熟,对消费的研究的文献也来越多。但完整地运用时序分析对贵州农村居民消费研究的文献还是空白。本文试图从消费水平的变动过程、边际消费倾向和影响消费的因素三个层面上对贵州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1949年至2003年,贵州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是0.88;进入温饱阶段的时间是2002年。1985年后,农民消费水平不断地向高需求层次过渡;而1978年以后,贵州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开始逐步攀高,且收入与消费之差逐渐增大。而贵州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这将相对放缓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影响贵州农村居民储蓄角度看,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贵州农村居民存在预防性储蓄,且预防性储蓄主要受收入不稳定性影响;贵州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对当期消费影响很明显,全省农村居民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显著,当期消费受预期通货膨胀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