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心,纯情梦——李煜梦词浅析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对李煜特殊身份独特人生下的梦词进行重读。词至晚唐五代,已经由开始的原生态发展到日趋成熟,而作为五代词作的重要代表、连接晚唐五代到宋的桥梁词人李煜,对词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在他流传下来的比较可信的三十多首词中,可谓“字字珠玑”。但由于历史时代的变迁,我们对李煜生活的环境、思想感情都缺少直接的历史现实,且时代背景的改变和历史文献的残缺,给我们今天对李煜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一些困苦,致使我们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产生偏颇。可是梦词,作为李煜的主要思想文化研究的载体,这一视角却总被人们忽视。梦词,不仅仅是词作中含有梦字眼的才是梦词,更多的是一种如梦般潜意识下的自我感伤情感流露和如梦般的生活写照的词作。本论文主要从三方面来讨论李煜的梦词: 首先,李煜纯情梦下的词梦。梦的意象的运用,在李煜的词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产生了千古流传的梦词。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的细读李煜词作,就可以发现在李煜的词中,有他独特的个人情怀,那就是他的赤子之情;无论是他帝王奢侈的生活,还是他被俘的屈辱人生,都是他赤子般情怀在那唱出纯情的人生感悟。对梦意象和梦词内容的分类,笔者主要是依据其词的风格和亡国时间来分类的,主要是阐述他梦词中的“醉梦”、“春梦”和“亡国梦”、“屈辱梦”,并在其生存下的社会、家庭的现实环境即大的氛围下论述其中的文化内蕴。在本章节中,笔者对李煜的梦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剖。只要我们对李煜的当时现实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独特文化个性人生的李煜,总是在词作中用他梦的形式在纯情唱出自己的人生,无论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可与诉说的还是不可诉说的,都是对他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次,血泪酬唱的梦词艺术特色。在李煜之前,有许多写梦的诗词的创作,但如李煜般将“梦意象的描写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浓缩外界信息的特殊的艺术手段”却实为史上少见。在李煜的梦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人生如梦难以理解、世事如萍不可把握;“他将自身所经历的一段国破家亡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了一种广泛的形态和意义,他沟通了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和审视,远远超出了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在他的作品中,有他深层次的悲伤和无奈,也正是他的悲伤感受和他的纯情绝唱,从而获得了“词中之帝”的评价。历史上留下许多首词的大家很多,可如李煜般的传奇人生经历,多愁善感的心性,一生在梦词中缠绵、在梦词中无奈、最后在梦词中死去,沉浸在梦词中的却是稀少。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动和无可奈何的感伤,特别是在亡国后,他的词更是在“血的酬唱”自己的悲惨人生。其实,在李煜的悲剧人生中,一直有其无法解决的终极矛盾-----他的家和国,他的现在和过去;在创作艺术上,李煜的梦词可谓是独领风骚,他的“时间空间”上的对比,他的“白描手法”的运用,他的朴素明白的话语,给五代的词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将词重新引到抒情的道路上来。 最后,是对李煜梦词地位及其影响的总结。李煜在词坛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他不仅改变了五代“花间词派”的不良之风,更是对唐风那种浪漫潇洒气质的继承和发展;在后来的宋代,他们的“豪放派”的发展壮大,将词发展到如同“诗歌”那样可以言志的文学体式,就是对李煜梦词的探索和学习的结果;另外,李煜梦词的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给后来人乃至今天的我们,都指出了文学发展的出路,那就是唯有真,才能善,才能美,才能千古流芳。 李煜不是以其帝王的身份流传千古的,真正能让他在文学上万古长存的是他的梦词,是他那千古不变的赤子情怀下生成的纯情词梦。
其他文献
中国摇滚乐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是亚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诞生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随着亚文化全球化现象的日益显著,其本土化趋势也越
《百喻经》前有引文,后有偈文,中间是九十八个短篇。每篇都由寓言和佛教教义两部分组成,撰集者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寓言故事使佛教教义通俗易懂。   本文的“主题”研究分为两个
《黑暗的心脏》作为康拉德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不仅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还因其主题及内容的多重指涉性和不确定性引起评论界的广泛争论。大多数评论家从某一具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