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合理地对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满足本校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地区美术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文化,了解多元文化,帮助学生自觉地继承本地区优秀文化的目的。”美术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开发合适的校本课程。依托这一理论基础,笔者借助“商丘古城”这一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发,让古城建筑文化资源遗产与当代美术教育相结合,这既是保护与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和精神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创造力、综合素养的需要。论文以前进小学全体美术教师和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把商丘古城建筑文化资源引进美术课堂,是对湘版美术教材内容(五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建筑)的补充,更是对商丘古城建筑文化的主动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真.乐.美教育思想)。针对本论文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内容,通过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作简要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分析商丘古城建筑文化资源进入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商丘市前进小学高学段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对于开发古城建筑文化校本课程的可行性与意义做简要分析,分析古建筑文化开发的教育价值与艺术价值等等,为笔者后续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支撑。第三部分,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古城建筑文化资源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开发的原则、开发策略、开发价值等,围绕四个学习领域、三大维度目标,进行单元课《印象古城》系列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包含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的设计思路、最终可操作实施的教学方法。第四部分,总结在古城建筑文化资源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与实践问题反思,包括对课程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以及对课程实践问题中的反思及改进问题做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