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评价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学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方式上过于单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应试化倾向,奖惩性教师评价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性教师评价举步维艰,学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既是学校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当前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现实要求。通过对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评价目的、评价功能、评价方向、评价主体、评价关系、评价结果、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评价类型和方法十个不同之处及相同之处的比较研究和对我国当前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应用现状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都有它适用的条件,他们均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对于提高办学质量都是必要的,它们之间是可以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不同时期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制度及其不同深度的整合,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的中学教师评价制度。运用科学的中学教师评价制度理念从评价目的、评价功能、评价方向、评价主体、评价关系、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类型和方法八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当前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政策,并考虑将统一性与区别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单维度与多维度评价内容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奖惩激励与促进教师成长评价结果的使用相结合,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的中学教师评价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以求解决当前中学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顺利实施绩效工资,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