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制定绩效工资方案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评价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学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方式上过于单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应试化倾向,奖惩性教师评价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性教师评价举步维艰,学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既是学校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当前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现实要求。通过对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评价目的、评价功能、评价方向、评价主体、评价关系、评价结果、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评价类型和方法十个不同之处及相同之处的比较研究和对我国当前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应用现状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都有它适用的条件,他们均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对于提高办学质量都是必要的,它们之间是可以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不同时期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制度及其不同深度的整合,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的中学教师评价制度。运用科学的中学教师评价制度理念从评价目的、评价功能、评价方向、评价主体、评价关系、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类型和方法八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当前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政策,并考虑将统一性与区别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单维度与多维度评价内容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奖惩激励与促进教师成长评价结果的使用相结合,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的中学教师评价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以求解决当前中学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顺利实施绩效工资,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电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创新工作室建设思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分别详细介绍了供电企业创新工作室平台建设的具体实现功能。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电力技术的发展,为电力企业供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随着用电量的急剧增加,电力技术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自然不能够适应电力企业发展需求。因此,
近年来,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无论在现代国防科技领域还是在普通工业领域的需求都越来越紧迫。非回转对称微结构,作为微结构表面其中的一类,相对于其他
电网规划是保证电力系统良好有序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我们需要对电网规划做有针对性的规划。传统的电网规划中,往往根据已知电源和电力用户的基础上,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