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的教育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由于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短板、地区差异、民族差异,教师的准入机制存在“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虽然学界有这方面的研究,但缺乏针对民族地区教师准入机制方面的研究。基于此,笔者选取较典型的民族县--巴东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建议。研究对象选取巴东县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巴东县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拥有全国很多民族地区“老、少、边、穷”的特质,具有民族地区的代表性;第二,巴东县基础教育发展面临教师队伍补充难和因缺人而使教学工作运行更加艰难的窘境,建立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动态补充和储备机制已势在必行;第三,研究巴东县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优化整个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巴东县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具体表现在:招聘方对非师范生限制条件比师范生多,非师范生准入难;通过对巴东县新进教师的对话了解当地工资待遇低且住房条件差,很难招聘到高学历教师;当下不科学的教师编制标准,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教师编制良性循环;教师资格制度未考虑地区差异,加之民族地区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通过揭示巴东县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存在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思考针对整个民族地区有效的改进策略,即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基地、促进教师发展,壮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