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悲歌——论李佩甫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书写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作家李佩甫在创作上开始回归自己久违的乡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领地“平原”,开始对权力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执着的批判,并对权力腐蚀下的人性进行深度的剖析。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当权力作用于两性关系时,两性间由原本的和谐平静激化为紧张仇恨,由此造成两性关系的畸变恶化。拜“权”主义使两性间和谐的生活常态被破坏,使两性在权力的崇拜与追逐中丧失自我,在权力的异化下扭曲人性并最终造成殊途同归的悲剧。本论文阐释了李佩甫小说重视权力重压下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梳理了李佩甫小说中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并由此探寻作者表达的价值诉求与独特思考。  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三章:  绪论部分阐释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简要界定了“两性关系”和“权力”两个概念的内涵,同时梳理了学术界对李佩甫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方向。  第一章结合李佩甫个人生命记忆的书写、李佩甫对于新旧时代碰撞中的文化反思以及他多年来专注于“精神病相”剖视的创作追求,分析他小说中重视权力渗透下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  第二章梳理李佩甫小说中权力重压下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李佩甫小说描写了权力欲望的诱惑下两性间相互利用与背弃的丑陋现实,揭示了权力制度挤压下男主女从的畸形关系。作家理智地看到,由权力引发的地位失衡和精神虐杀使两性间滋生出仇恨和报复,最终导致两性殊途同归的悲剧结局。  第三章探寻李佩甫小说中两性关系书写的意义。李佩甫将两性关系畸变的缘由归结为权力文化意识的腐蚀。他直面人生窘迫的生存现状,在批判中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人道主义关怀,呼唤个人心灵的解放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回归。在令人绝望的两性关系畸变图中,作者用文字敲响了道德的警钟,并表现出对于道德理想的坚守和执着追求。  结尾部分肯定了李佩甫小说两性书写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深刻意义和独特价值,并指出其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斌良出身名门,家世显赫,自幼随父赴任,足迹遍于四方。少聪颖,兼家学渊源,长于诗画。有吏干,政声卓然。擅交游,与阮元、张问陶、秦瀛等皆过往甚密。  释褐之初,斌良渴望建功立业、报
本文以孙茂松等《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语料库中的4739个动补式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在成分、结构、选择、应用四大方面对其构词规律进行研究。  成分方面,主要研究作为
新学期开始,学校对我们年级重新编排了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了专业界限编排在了同一班级中。但新问题随之而来:考试时需要各教师将成绩汇总到年级成绩表中。但年级成绩表是各班各专业
泰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汉语教学起步较晚,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师、教材和教法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和问题,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针对泰国职业技术学校的研究成果,还不太多
鲁德亚德·吉卜林与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英国作家中描写印度的巨匠。他们的印度题材作品对我们研究殖民文学及其特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价值。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为切入点,对吉
学位
《孽海花》、《文明小史》中的异国形象可以分成洋物、洋俗、洋人形象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分析不难发现,《孽海花》中的异国风景优美,物质优渥,洋人也大多是忠肝义胆的
近日,笔者接到故障报修电话,反映大楼某个房间的无线网络突然无法上网。由于用户着急上网查询资料,笔者只好放下手头工作,火速赶到故障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