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组合式分离器的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0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粉分离器是燃煤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制粉系统的总能耗及整个机组的经济和安全运行。目前,我国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的分级设备以轴向型粗粉分离器为主,其分级原理主要是依靠重力和微弱的离心力产生分级,分级效果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综合分离效率低、成品粉细度达不到要求、细度均匀性差、回粉量大、煤粉细度不能随着不同煤种进行有效调节等。   为了解决轴向型粗粉分离器存在的问题,作者尝试改变分离器的分级原理,设计一种符合制粉系统使用的动态组合式分离器。通过调节涡轮转子的转速、改变离心力场的强度,使颗粒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调节产品细度的目的,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   首先,运用ANSYS CFX10.0软件包对动态组合式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的结果,设计、改进设备的内部结构。通过加设分离器的滴流装置并调整其尺寸和形状,使分离器内的流场分布更加合理,从而为理论上满足分级要求打下基础。   其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分离器内的流场分布。通过分析发现在转子区域的流场分为两部分:靠近转子区域流体由下往上通过转子分级面,远离转子区域的部分在转子作用下做绕轴旋转运动。从分离器模型的两相流数值模拟发现,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细小的颗粒能够容易地通过转子区域,较大的颗粒则不易通过转子区域,而处于中间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能部分通过转子区域,这一结论与分离器实际分级情况相符合。   再次,根据模拟设计结果制作的分离器进行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实验,研究操作参数对动态组合式分离器分级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风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转速的增加,粗粉回收率增加,细粉回收率减小,牛顿效率增加,产品细度和切割粒径都呈减小的趋势。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处理风量的增加,粗粉回收率减小,细粉回收率增加,产品细度和切割粒径都呈增大的趋势。同时,通过正交实验,采用牛顿分级效率作为指标确定分离器的最佳工作参数。   最后,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和工程实践的分析,建立一种新的分级机理。在此机理中关联了分级粒径与转子结构、操作条件、流体性质等相关的参数。与传统的转子设计指导公式相比,增加了叶片宽度和叶片数量两个结构参数。利用新机理计算得到的粒径与处理风量、转速的关系与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
其他文献
纳米材料/纳米结构由于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纳米器件中的潜在用途成为当今材料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水热法由于设备简单,成本低,可控性好,制备的材料纯度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被人们掌握和利用。纳米材料和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尤为瞩目,纳米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庞大的学科。具有近红外(NIR)响
纳米科技是当前国际上最活跃、发展迅速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一维纳米材料在光电子学、纳米机械及高密度存储等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纳米MoO_3一维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氧化钼广泛应用在催化剂、显示设备、传感器、智能窗、电池电极及润滑剂等领域。本文阐述了纳米MoO_3一维材料的合成方法,应用范围,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本实验的合成工艺包括两部分。第一种方法是以仲钼酸铵
本文应用美国激光粒子大气采样器和国产中流量大气采样器,从2006年1月到2011年12月,分别对鹤壁市山城区、淇滨新区气溶胶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
电解锰渣是电解法生产金属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大量的电解锰渣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已成为电解锰行业和环保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镍铁渣是红土镍矿火法冶炼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