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被业界和学术界所长期关注的课题之一,主持人形象塑造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完成传播活动的帮助和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强势冲击,如何重塑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成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将致力于探讨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当建立怎样的微博形象、微博形象对主持人参与大众传播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打造微博形象等问题。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主持人形象的塑造倍受瞩目,学界和业界对“主持人品牌化”的研究也在逐步加深。国内现有文献研究的整理结果表明,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主持人形象是受众最先感知,直接影响受众对栏目以及媒体态度的关键所在。主持人微博形象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衍生出的新鲜事物,微博形象是由主持人注册微博账户,发布微博,吸引网民关注并形成传播而产生。微博形象介于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之间,属于媒介形象的一部分,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研究电视主持人微博形象的现状和前景。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弥补现存文献的空缺,为今后电视节目主持人有效的塑造健康微博形象提供参考。媒介环境因传播技术的发展不断变迁,微博以2.74亿用户领跑新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威胁,迫使电视媒体进行革新,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电视媒体为占据市场争相打造主持人品牌形象,新媒体打破旧的传播模式后,主持人在使用微博过程中伴随着与网民的互动、影响力的提升逐渐产生了主持人的微博形象。通过对中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开设微博现状研究发现,大多数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微博,且往往不止一个账号,这些账号拥有大量粉丝具有较强影响力。提出电视主持人微博形象定义的猜想:它是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公众形象,这一形象受到主持人自身特点和职业要求两方面影响,具有个人特征和栏目特征,是主持人荧屏形象的一种延伸,也是电视主持人媒介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著名娱乐主持人谢娜和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闾丘露薇的新浪微博内容和粉丝诉求并对其微博形象分析对比,以论证对微博形象定义的准确性。根据第三十次中国网络发展研究报告统计中国网民概况,选择250名符合中国网民普遍特点的对象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多数受众对主持人的微博关注度和期望值较高、电视节目与主持人微博内容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受众对主持人微博信任度较高。提出主持人使用微博当中应避免传播不实信息、随意发布广告、口无遮拦、更新过慢等问题。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利用传播层级理论和符号学原理论证主持人建立微博形象的可行性;总结网络传播的特点,阐述使用微博在舆论引导、受众互动、广告效应方面对于主持人节目的意义和有利之处;阐述使用微博过程中对主持人在判断能力、文化修养、心里素质、网络技术运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总结主持人在树立微博形象中的误区,避免急功近利、迷信炒作,脱离节目、信马由缰,疲于应付、敷衍了事等不良行为的产生。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微博形象是其荧屏形象的延伸,是主持人媒介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微博形象的塑造拥有成熟的市场条件和受众诉求,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三、微博形象服务主持人的同时也对主持人的判断能力、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