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在中学英语中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近年来,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这种方法还局限在字、词、句和语法层次上,极少涉及语篇层次。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旨在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英汉对比的方法,从谋篇和连贯的视角来探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论文首先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权威人士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卷回顾,对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一方面学生在写作中过分注意词汇和语法,而对作文的谋篇布局和连贯性确很少注意;另一方面,教师的方法简单,还停留在“结果教学法”上。也就是说,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品”,而不是教学过程。 其次,论文从语篇理论揭示的规律阐述了谋篇和连贯的必要性,指出语篇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是语篇的本质特征。同时还指出,谋篇是对全篇各个部分的组织安排和布局的总体设想。这种设想应该符合英语写作图式。论文还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谋篇能力和作文的连贯性所提出的明确目标,进一步阐述了中学生提高谋篇能力和作文的连贯性的必要性。 接下来,论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篇理论对谋篇和连贯构建的启迪。第一方面,要转变思维方式。Kaplan和Bander都认为汉语的语言模式与英语不同,即英语篇章组织是直线性的,英语段落往往是先陈述段落主题,然后分别说明,即“开门见山”。而汉语的篇章发展属于螺线型,即喜欢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最后“画龙点睛”。第二个方面,要形成谋篇图式。论文对中外语言学家关于图式的有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归纳,认为图式是知识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写作图式。第三个方面,阐明了语篇连贯性的意义,指出没有连贯就不成语篇,必须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采用多种手段促使文章具有连贯性。 然后,论文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谋篇与连贯的策略。关于谋篇,论文从三个 /飞 硕士学位论文 牡而不砂M人n厂厂”S川uIS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指出在审题和构思中,首先要有文体意识。在文章布局时,层次要清楚、段落要完整统一Z并用结构图的形式说明主题、主题句和支撑句之间的关系,即主题句服务与主题,又受支撑句的说明、阐述和解释。论文从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和社会符号层四个方面,对连贯方式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还。 在讨论连贯方式之后,本文结合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以训练题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谋篇能力和连贯手段进行专题训练,旨在给师生提供可操作的范例。首先,文章从命题作文和情景作文两个方面对主题的提炼、文体的确立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训练。接着又从主题句、逻辑顺序、段落结构、句子平衡性等方面对谋篇布局进行了训练。最后,又从各个层次以多种形式对连贯方式进行训练。尤其提供了主位-述位模式的训练。 本文试图借助于语篇理论,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和课堂实践,给广大师生提供谋篇与连贯的操作范例,希望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早日步入语篇层次,重视布局谋篇和语篇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