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谋篇与连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在中学英语中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近年来,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这种方法还局限在字、词、句和语法层次上,极少涉及语篇层次。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旨在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英汉对比的方法,从谋篇和连贯的视角来探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论文首先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权威人士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卷回顾,对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一方面学生在写作中过分注意词汇和语法,而对作文的谋篇布局和连贯性确很少注意;另一方面,教师的方法简单,还停留在“结果教学法”上。也就是说,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品”,而不是教学过程。 其次,论文从语篇理论揭示的规律阐述了谋篇和连贯的必要性,指出语篇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是语篇的本质特征。同时还指出,谋篇是对全篇各个部分的组织安排和布局的总体设想。这种设想应该符合英语写作图式。论文还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谋篇能力和作文的连贯性所提出的明确目标,进一步阐述了中学生提高谋篇能力和作文的连贯性的必要性。 接下来,论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篇理论对谋篇和连贯构建的启迪。第一方面,要转变思维方式。Kaplan和Bander都认为汉语的语言模式与英语不同,即英语篇章组织是直线性的,英语段落往往是先陈述段落主题,然后分别说明,即“开门见山”。而汉语的篇章发展属于螺线型,即喜欢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最后“画龙点睛”。第二个方面,要形成谋篇图式。论文对中外语言学家关于图式的有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归纳,认为图式是知识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写作图式。第三个方面,阐明了语篇连贯性的意义,指出没有连贯就不成语篇,必须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采用多种手段促使文章具有连贯性。 然后,论文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谋篇与连贯的策略。关于谋篇,论文从三个 /飞 硕士学位论文 牡而不砂M人n厂厂”S川uIS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指出在审题和构思中,首先要有文体意识。在文章布局时,层次要清楚、段落要完整统一Z并用结构图的形式说明主题、主题句和支撑句之间的关系,即主题句服务与主题,又受支撑句的说明、阐述和解释。论文从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和社会符号层四个方面,对连贯方式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还。 在讨论连贯方式之后,本文结合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以训练题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谋篇能力和连贯手段进行专题训练,旨在给师生提供可操作的范例。首先,文章从命题作文和情景作文两个方面对主题的提炼、文体的确立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训练。接着又从主题句、逻辑顺序、段落结构、句子平衡性等方面对谋篇布局进行了训练。最后,又从各个层次以多种形式对连贯方式进行训练。尤其提供了主位-述位模式的训练。 本文试图借助于语篇理论,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和课堂实践,给广大师生提供谋篇与连贯的操作范例,希望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早日步入语篇层次,重视布局谋篇和语篇的连贯性。
其他文献
《韩非子》所论证的"法、术、势"三结合的政治理论,是其所处时代及人性论思想的产物。其中"法"的内容具有合乎时代要求的合理性,而"术、势"则夸大了人性的阴暗面。其思想对当
本文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旨在通过电子商务这一特定环境赋予客户关系管理新的时代的意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各个行业的经营模式,信息技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正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亲身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阶梯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论述了传统教学法
本文结合实践,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加以总结;并对如何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能力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初步探索。
本文从浯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否定副词进行多角度研究,旨在对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文章首先从语义上把否定副词分为意愿否定、事实否定、行为劝禁、必要否定、
近年,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听觉诱发电位等技术对正常听觉的中枢听觉处理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中枢听觉处理涉及听觉神经传导通路中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群、外侧丘系、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调查广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拉丁舞公共课的现状,从解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拉丁舞的技术特点入手,剖析拉丁舞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残疾人和老年人同我们健全人一样享有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权利,但是长期以来,社会环境的很多方面仅适合身体健全的人,如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和居住建筑的各种使用设施等,都是按照健全
追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城市更新逐渐成为20世纪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并被作为一门社会工程学科为人们所研究。现时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