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就是拟用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学、构造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及盆地分析学等多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综合应用录井、测井、岩心、重矿物等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南一段地层进行四级层序的厘定和划分,建立区内层序对比框架并进行研究区内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阐明研究区沉积体系内部的沉积相、沉积微相;探讨层序、沉积相带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乌南地区控陷主干边界断裂为乌西断裂,为典型“西断东超、西陡东缓”的箕状断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乌南地区断裂和剥蚀频繁,地层对比难度较大,依据地震剖面特征、测井曲线、岩性特征等界定了层序界面,根据“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原则,将目的层划分了4个四级层序。通过物源分析,我们知道南屯组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有两大物源,一是NE方向延长轴的沉积体,二是工区西、南方向的物源。通过大量观察描述:南屯组一段,主要发育有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火山岩相,共5种沉积相类型。其中以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为主,局部地区发育湖底扇相和火山岩相。乌尔逊凹陷储层岩性以中砂、细砂岩为主,砾岩、砂砾岩较少,并且南一段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不利于石油的开发。研究表明:乌尔逊凹陷最有利的储集相带为湖底扇相,其次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扇三角洲外前缘次之,再次是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扇三角洲内前缘又次之,然后是滨浅湖相。建议部署井位的时候,尽量找湖底扇相的部位或是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