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基于C西藏中学的实地考察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地西藏班(校)是国家为援助西藏教育,借助内地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西藏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一种异地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需要藏地学生远离熟悉的文化环境,脱离父母面对面家庭教育,到内地接受教育,于是形成了一种特殊教育生态。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藏地学生脱离面对面教育对他们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教育民族志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庭教育理论、文化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掌握丰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C西藏中学为考察点,从家庭教育态度、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影响四维度,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经SPSS16.0软件统计发现,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来内地上学后,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年级、母亲文化程度和回家总次数都与家庭教育态度有显著相关;学生年龄与家庭教育内容显著相关;学生生源地、家庭教育内容与家庭教育方式显著相关;家庭教育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而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影响无明显差异。学生自评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作用程度有显著年级差异,来内地时间对家庭教育作用程度无显著差异;家庭教育作用方面,无性别和年级层面的显著差异;对家庭教育的满意度,没有生源地、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根据影响学生家庭教育的因素,提出国家应以文化共生思想办学,针对内地西藏班(校)和藏地学生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门要优化异地办学的管理与监督,内地西藏班(校)需加强家校合作,优化藏地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发掘学生主体性,同时发挥社区环境的教育影响。以期为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家庭教育问题提供有益思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对目前已有事例的案例分析,缺乏对系统的理论整合研究。同时,关于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群众性体育
2014年,作家程乃珊去世1周年的时候,贺友直曾作文怀念,他写道:“人一旦离去,不知怎的,时间过得特别快……我的印象,程乃珊在哪,哪里就有笑声,而今,一只角寂寞了。”3月16日,这位94岁的连环画家在瑞金医院阖然长逝,这个世界的另一只角亦是寂寞了。  “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听到贺友直老师去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太难过。这些年来,我们送走一个个可尊敬、很留恋的老人,情感已逐渐习以为常,媒体操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