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地西藏班(校)是国家为援助西藏教育,借助内地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西藏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一种异地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需要藏地学生远离熟悉的文化环境,脱离父母面对面家庭教育,到内地接受教育,于是形成了一种特殊教育生态。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藏地学生脱离面对面教育对他们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教育民族志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庭教育理论、文化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掌握丰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C西藏中学为考察点,从家庭教育态度、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影响四维度,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经SPSS16.0软件统计发现,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来内地上学后,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年级、母亲文化程度和回家总次数都与家庭教育态度有显著相关;学生年龄与家庭教育内容显著相关;学生生源地、家庭教育内容与家庭教育方式显著相关;家庭教育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而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影响无明显差异。学生自评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作用程度有显著年级差异,来内地时间对家庭教育作用程度无显著差异;家庭教育作用方面,无性别和年级层面的显著差异;对家庭教育的满意度,没有生源地、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根据影响学生家庭教育的因素,提出国家应以文化共生思想办学,针对内地西藏班(校)和藏地学生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门要优化异地办学的管理与监督,内地西藏班(校)需加强家校合作,优化藏地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发掘学生主体性,同时发挥社区环境的教育影响。以期为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家庭教育问题提供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