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校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他同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友善价值观教育在不同社会群体中落细、落小、落实,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研究工程。本文选取了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思想观念多变,道德动机不稳定,易受欲望驱使的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所具体中学的初中部为切入点,深入实地调研,对当前初中生友善价值观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针对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相关概念做了明确界定。第二部分从学生、教师两个方面对X中学初中生友善价值观及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生友善价值观及其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父母同学的友善行为缺乏主动性,对陌生人的友善意识淡薄,对自然界的友善缺少行动;而学校对学生的友善价值观教育思路不清,目标不明,效果不佳,尤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者,自觉践行友善价值观的示范效果没有充分发挥等。第三部分基于调查发现的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影响初中生友善价值观形成及教育的因素,通过对具体因素的剖析,为下一步进行对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第四部分是在分析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并结合X中学初中部的实际,提出了初中生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即内化于心:加强校内宣传教育;外化于行:强化校外实践活动;固化于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后,为了能及时跟踪和评估友善价值观教育效果,本文依据友善价值观教育三方面内容,自制了能直观反映友善价值观教育水平的量表,通过不断测量友善价值观教育效果,学校可以对教育方案与策略适时作出调整或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