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及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分析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及资源配置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与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群需求相适应的卫生监督体系和资源配置量,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提供依据,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保护。方法: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体系三年建设情况评价研究报告,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设计卫生监督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并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以邮寄方式将调查表下发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同时采取现场调查方法对山西省部分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实地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单因素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山西省从省到市、县(市、区)三级,并且逐渐覆盖农村地区的卫生监督组织机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督职能的履行有了组织上的保障。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总编制人数为4074人,实有4221人,其中,业务人员为3722人,取得卫生监督员资格证3041人,一线工作的卫生监督员2596人。山西省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资源配置逐步得到加强,但在本研究中也发现了诸多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财政对卫生监督投入不足,致使执法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二是卫生监督人员编制较少,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队伍力量薄弱,难以满足行政执法的需求;三是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学历与专业技术职务偏低,专业比例不合理,执法水平差,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卫生监督机构装备匮乏,房屋建设等硬件条件明显滞后。结论: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卫生监督资源,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争取政府加大卫生监督投入,加强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配备,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技术能力;其次要真正完善卫生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卫生执法经费投入到位,保证卫生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第三要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最后要着力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