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研究水溶性有机膦酸同核Ru2配合物、异核Ti-Re双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对醇、硫醚有机底物的催化氧化性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三种同核Ru2配合物,(NH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水溶性有机膦酸同核Ru2配合物、异核Ti-Re双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对醇、硫醚有机底物的催化氧化性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三种同核Ru2配合物,(NH4)3[Ru2(hedp)2]·2H2O(1)、Na4[Ru2(hedp)2Cl]·16H2O(2)、K3[Ru2(hedp)2(H2O)2]·6H2O(3)作为催化剂,均相催化氧化苯甲醇。筛选最优反应条件,以TBHP为氧化剂,1 mol%的1为催化剂,苯甲醇的转化率达8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质子酸或配位有机、无机碱均会抑制反应进行,苯甲醇的转化率会降至20%(加入HCl)或46%(加入氨水);但加入碳酸钠可以促进反应进行,1h时苯甲醇的转化率提高到96%,选择性有明显提高。配合物1对各种直链脂肪醇也有催化氧化活性,转化率可以达到97%以上,要明显高于无催化剂时的3%-7%。实验中,直接将配合物1与氧化剂TBHP混合,溶液的颜色由棕黄色变为紫色,紫外图谱显示在515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而465 nm处的吸收峰消失,推测是产生了具备氧化有机底物的活性中间体,可能含有[Ru-Ru=O]基团。 (2)选用含有salen配体的TiⅣ配合物和(Me3SiO)ReO3反应,合成两种新型的异核Ti-Re双金属配合物[(salen)Ti(ReO4)2](4)和[{(salen)Ti(ReO4)}2(μ-O)](5),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手段对5进行了表征:配合物5结构中,每个Ti原子与salen配体上的两个N原子、两个O原子以及O-ReO3的O原子和Ti-O-Ti基团的桥连氧原子形成六配位八面体构型。以4和5作为催化剂催化硫醚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筛选最优反应条件,以TBHP为氧化剂,溶剂选用二氯甲烷,1.0 mol%的4为催化剂,茴香硫醚的转化率达78%。4和5对不同的硫醚的催化氧化效果差异归因于硫醚的基团位阻效应及芳香族基团共轭性。推测配合物4和5的催化性能与甲基三氧化铼(Me-ReO3,MTO)类似,是生成了含有TiⅣ/ReⅦ结构的过氧化物的中间体。
其他文献
本论文合成了一类新型铜缓蚀剂,并运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了腐蚀产物的模型配合物,分析了其微观键合情况。对它们的缓
该论文采用电化学方法,成对电解合成技术,以来源丰富的葡萄糖为原料,用一份电,在一个电解槽内同时获得了三种附加值高的产品,即甘露醇、山梨醇和葡萄糖酸钠或葡萄糖酸钙.该工
初中数学在以往的教学中,应试化教育的倾向较为严重,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媒介就是黑板与粉笔,面对着教情、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实现创新教学以推动初中数学课堂发展。 一、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考虑到学生,做到以生为本。新形势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
该文主要论述了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及筛选、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不同有机卤化物脱 卤性能的比较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及表征四大部分.制备了双负载单金属催化剂13种,双负载
本文使用2,4-二氨基-6-(2-吡啶)-均三嗪(PTZDA)作为主配体,通过引入不同的羧酸,使用常温挥发法和溶剂热(水热)合成法得到了18个新颖的配位化合物,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和元素分析仪测定了这18个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并且通过热重、荧光光谱和磁强计对它们中的部分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1.使用配体2,4-二氨基-6-(2-吡啶)-均三嗪(PTZDA)和羧酸与金属锌、镉和铜的金属盐反应,构筑
古力娜扎是“换头像星人”中的典型:自2011年注册微博起,她足足更换过90次头像。而同年注册的唐嫣,六年来,却一次都没有换过。 都说头像能反映人的性格,其实更换头像的频率更是暗藏玄机,谙熟此法,才能准确撩妹。 排在不换头像金字塔顶端的是忙碌的“精英女孩”。 她们多用旅行或者职场的本人高清照片作为头像,笑容自然,衣着得体。这样的女孩时间宝贵,很可能没时间配合你的“撩”。 就像常常从新闻里听到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一种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微分离技术。在CE中,所采用的化学发光(CL)检测器因其背景干扰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要求简单等特点而常被用作CE的后期检测手段。纵观多种分析技术,CE对于很多复杂分析是很有吸引力的。这是因为该技术具有很高的通用性,比其他分析技术便宜,所需样品的量极小,对环境几乎不造成污染,而且相比其他诸如震动光
该文借助多种电化学手段,研究了同一极谱新体系中Cu(Ⅱ)、Cd(Ⅱ)和Co(Ⅱ)的检谱波,确定了此三种元素相应的电极反应机理和极谱波性质.首次提出了不经任何预处理,利用同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