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并购市场相较于西方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和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经历2014-2015年的井喷和2016年的理性回调,逐渐朝着价值投资和产业意义迈进,进入良性发展。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已得到广泛论证,但其是否也影响企业的并购绩效,又是怎样影响并购绩效,是本文探讨的问题。首先,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研究,借鉴公司治理理论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结合并购活动的特点,选取股东、管理层和债权人三者搭建并购背景下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随后,在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分析框架下,本文提出了以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和长、短期负债率为代表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影响并购绩效,以及代理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作为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设。再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并购完成当年高管薪酬因增加代理成本而降低了并购绩效;短期负债率通过抑制代理成本促进了并购绩效提升;长期负债率因财务困境成本增加而降低了并购绩效,本文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通过区分并购方产权性质,本文进一步发现高管持股相较而言提升了国企并购绩效,而债务率相较而言降低了民企并购绩效,说明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因并购方产权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丰富了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体系;二是深入分析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为并购实践中企业灵活设计公司治理机制、创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指导意义;三是基于产权性质差异的研究结论,为当前国企混改和民企融资环境改善的宏观政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