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Ref-1、GAP-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氧化还原因子-1、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从而研究它们在脑缺血耐受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预缺血组(IP组)。假手术组给予两次相隔3d的假手术,其余2组在2h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前3d分别给予10min的缺血预处理(IP)或假手术(B组)。各组分别于第2次术后6h、1d、3d、7d、14d取脑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还原因子-1、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P38的表达。 结果:(1)对照组6h后,缺血周围区Ref-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低并出现胞浆滞留现象,3d时降至最低,以后略有回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2)各时间点预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周围区Ref-1阳性细胞数量均有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在6h、1d、3d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P<0.01),7d、14d时间点(P<0.05)。 (3)对照组GAP-43表达从6h开始明显升高,3d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14天时仍处于较高水平,且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4)GAP-43预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预缺血组GAP-4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仅6h、1d、3d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5)对照组突触素P38表达在1d时降低,3d降至最低,7d明显回升并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6)经短暂缺血预处理后,各时间点突触素P38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所增高,但仅3d、7d、14d组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缺血前给予预处理对以后的缺血有保护作用;Ref-1、GAP-43及突触素P38可能在脑缺血耐受形成中发挥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IVF/ICSI周期不同时期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与IVF/ICSI结局的关系。方法:对采用促性腺激素激动剂/促卵泡生成素或(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
  本研究针对一组接受NSAID治疗的风湿病患者进行NSAID相关性胃病临床分析,同时检测CYP2C9基因型以期验证假设。 第一部分NSAID相关性胃病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分析NSAID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