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余年之久,作为一项以惠及“三农”的金融政策,其实施也已初见其效。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广东省DQ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层单位出发,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普惠金融的发展,尝试以小见大,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尝试提供有益的建议。论文分析总结了DQ农村信用社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包括财税措施与扶持模式、财政贴息模式、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特定贷款人模式、基础金融设施铺设模式、特定产品贷款模式、困难户扶持模式、贷款便利化模式、“夜市银行”模式、业绩考核模式。分析了DQ农村信用社的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欠缺保障机制、没有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反馈不及时、工作略显拘泥等;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不足、担保基金的规模限制了小额信贷的发展、现行监管政策没有体现差别化、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政府和农信社利益目标差异影响了农信社的积极性。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包括加快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保证金制度,完善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引入各项机制与系统、做好财政优惠和金融服务宣传工作、解决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导社会力量开办涉农保险和涉农非银行金融机构。论文的主要贡献是从农村信用社微观角度,总结分析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建议。在微观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也尝试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有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