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下,居民社区自治行为逐渐成为中国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影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行为影响因素是极具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相关文献的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沈阳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以沈阳市市内五区居民作为数据收集的对象,随机抽取样本500份,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所获数据,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问卷信度检验,运用Mplus5.2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知觉行为控制、自治认知、主观规范直接正向影响自治意向,而自治意向又对自治行为影响显著,这表明这些影响自治意向的因素同时也影响自治行为,而其中知觉行为控制对自治意向影响最显著,这也表明它对自治行为的影响最显著。同时,男性与女性在主观规范、自治行为上差异显著,各年龄群体在行为控制上差异显著,已婚与未婚群体,在自治态度、行为控制、自治意向上差异显著,党员在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自治意向上与其它群体差异显著,不同职业群体在自治行为、自治意向上差异显著、交物业费的居民在自治态度、行为控制、自治认知、自治行为上与不交物业费的居民差异显著,不同居住地的居民在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自治意向、自治行为上差异显著。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加大社区自治知识宣传力度、加强社区法律制度建设及加快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等完善沈阳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建议。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权既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一项宪法权利。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起步较晚,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基于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促进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得到充分实现和保障以及逐步实现建立较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目标的目的,笔者尝试选择本命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福利的保护,更加关注人类的卫生、健康和安全。随着生猪注水、虐猫事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