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种与妊娠相关的潜在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疾病。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GTN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对GTN的诊疗通常遵循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制定的指南,其中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就是FIGO预后评分系统,包括8个风险因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这些风险因素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有必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验证并寻找其他可能的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反映滋养细胞持续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种与妊娠相关的潜在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疾病。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GTN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对GTN的诊疗通常遵循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制定的指南,其中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就是FIGO预后评分系统,包括8个风险因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这些风险因素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有必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验证并寻找其他可能的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反映滋养细胞持续存在的精确又灵敏的生物学指标。当葡萄胎排出或分娩后滋养层细胞没有自发破坏时,会导致hCG和滋养细胞肿瘤的持续存在。化疗药物可以破坏增生的滋养细胞,引起hCG的下降,同样地,hCG的下降也可以反映治疗的有效性。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患者hCG转阴时间相关的临床因素,以期改善治疗计划,减少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负担。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GTN患者98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年龄、孕次、产次、前次妊娠性质、距前次妊娠时间、有无转移性肿瘤、最大肿瘤直径、治疗前血hCG浓度、FIGO评分、化疗类型、是否行病灶切除与血hCG转阴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血hCG转阴时间平均64天,多因素分析表明非葡萄胎妊娠(HR 2.08)、最大肿瘤直径≥3cm(HR 1.96)、FIGO评分≥5分(HR5.87)、治疗前血hCG≥10000IU/L(HR 2.39)、多药化疗(HR 6.31)、hCG转阴前行病灶切除(HR 2.36)与更长的血hCG转阴时间相关。结论:非葡萄胎妊娠、治疗前血hCG水平较高、肿瘤直径较大、FIGO评分较高、使用多药化疗以及切除病灶是GTN患者血hCG转阴时间较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以及不同病程的颞叶癫痫模型的动物脑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下游SARA/pSmad3信号通路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动物模型采用海人酸点燃癫痫模型,在造模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分别检测HMGB1的表达变化规律。从脑组织库随机选取耐药性颞叶癫痫术后标本,检测HMGB1下游关键蛋白SARA和p-Smad3的表达
为探究冀东平原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及其生理基础,在大田选用石优20号和中麦998两个强筋小麦品种,在2017-2018年设置施氮量0(N0)、180(N180)和240(N240)kg·hm-2,在2018-2019年设置施氮量0(N0)、180(N180)、210(N210)和240(N240)kg·hm-2,研究了施氮量对碳代谢(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产量)和氮代谢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全球的气候以及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地从各个方面和尺度认识和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
疲劳微裂纹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是评价材料性能的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应用性强等特点,涵盖了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电子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声、光、热、电、磁、力等多种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作为现代工业中保障整个产品制造过程和系统安全的基础技术之一,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家大型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安全保障。电磁热成像无损检
中国有关于“孝义”人物入史从《晋书》始,而“孝义传”则自《宋书》开始。《清史稿》继承了古代“孝义传”的撰修传统,记载了诸多孝义人物事迹,是研究清朝孝义情况的重要文献。本研究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结合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对《清史稿·孝义传》进行考察。研究中主要围绕版本对比、史源考究、体例结构、传主分析等方面展开。在版本方面主要梳理了“关内本”和“关外本”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史源方面采用地方志、明清正史、文
蛋白生物标志物的高灵敏检测对揭示疾病发展病理过程、辅助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课题拟整合固相界面上的靶标特异性识别和均相溶液中的指数转录扩增,设计了一种新颖、通用的高灵敏蛋白质检测新策略。本文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模型靶标,首先将靶标VEGF捕获在预先包被了抗VEGF多克隆抗体的96孔板上,引入生物素标记的抗VEG
木香为传统中草药,药典品种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根,为大宗药材商品。本试验选取不同外源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对木香幼苗实行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试验,在室温内培养,研究AMF对木香幼苗根系侵染率、光合色素及生理生化参数、生长指标、根产量和化学成分等的影响,为人工种植木香提供参考。1.接种不同AMF对木香幼
为了合理地评估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结构静力推覆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简称PA),采用残余能力(Residual Capacity,简称REC)作为结构抗震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支撑。但车联网中车辆高速移动的特性,使得行车环境和网络拓扑高度动态的变化。在行驶过程中,车辆频繁地在不同的接入点(AP)间切换导致会话的中断和用户服务体验的下降。因此,如何在大量移动设备接入和频繁切换的情况下,提供具有较低丢包率和切换延迟的高质量网络服务,是车联网中移动性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针对移动性管理机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作为食源性致病菌中的一种,其致病能力极强,被感染者容易形成出血性结肠炎或血性腹泻,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危及生命。STEC广泛分布于生活环境中,在食品制作、加工、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极易感染此菌。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检测与分型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