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进展,老年人除了面临糖尿病,可能还要面临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各种脏器的退行性病变。本实验通过探讨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0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探讨骨钙素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及内分泌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年龄≥60岁)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所有受试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按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为三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CAS组)73例,IMT≥1.2mm;颈动脉内膜增厚组(IMT增厚组)52例,IMT为1.0mm-1.2mm,颈动脉内膜正常组(IMT正常组)34例为对照组,IMT<1.0mm。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生活方式、吸烟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等其他病史资料。测定受试者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餐后2小时血糖(2h P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相关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钙素水平在CAS组低于IMT增厚组及IMT正常组(P<0.05),组间比较骨钙素水平高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具有统计学意义(F=3.77,P<0.05),骨钙素水平越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越大,AS组、IMT增厚组比较,骨钙素水平越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严重;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及血肌酐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钙素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高低成反比(r=-0.397,P=0.001,)骨钙素水平与高血压程度成反比(r=-0.067,p=0.036);对有无动脉粥样硬化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中自变量吸烟与否回归系数的Wald检验,P=0.056,没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由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作用最大,糖化血红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作用次之,高血压发病率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作用最小。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骨质疏松、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三种疾病的发生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骨钙素水平降低是促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