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社交平台的创立、发展以及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些社交平台的出现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使大众的生活愉悦度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谣言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也愈加便利、快捷,从而使得谣言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因此,建立谣言传播模型进而分析谣言的传播机理并为有关机构制定谣言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就十分有必要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经典的谣言传播模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详细概述了研究谣言传播模型时用到的理论依据及方法,主要有Lyapunov稳定性定理、Hurwitz判据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2)针对现有谣言传播模型未同时考虑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问题,提出基于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计算了模型的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Hurwitz判据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对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在MATLAB上对模型的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的结果均表明谣言是否能有效传播取决于基本再生数的取值。最后基于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模拟了谣言传播过程,最终的结果证明在不同拓扑结构下谣言传播影响因子的影响力度存在差异。(3)由于在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不仅受到唯一外部因素干扰,而是会受各种与谣言相关的对谣言起促进作用的负信息或抑制作用的正信息的干扰,基于此种考虑,基于传统的Susceptible Exposed Infective Refractory(SEIR)模型提出了社交网络中基于正负信息干扰的SEIR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定义了正负信息干扰下的影响力函数,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谣言传播的动力学方程,该方程反映了正负外部信息的流入和网络拓扑结构对谣言传播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模拟的在线社交网络对谣言传播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模型随时间的演化过程以及外部信息流入率、传播率对谣言最终传播规模的影响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外部信息干扰缩短谣言传播时间降低谣言传播范围;谣言传播率将影响谣言传播范围,且传播率值与谣言传播范围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