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核修饰卟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链反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在催化、新材料、生物医学、超分子化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将卟啉环中心的一个或多个氮原子用其它杂原子或者碳原子取代就得到核修饰卟啉。杂原子的引入更直接地改变了卟啉共轭环的电子结构,从而使核修饰卟啉化合物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并越来越多地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本论文从合成和非线性光学性质两方面对几种新型核修饰卟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设计了系列10,20位是苯基而5,15位是另外一种取代苯基的二硫杂卟啉的合理的合成路线,整个合成路线由基本原料噻吩经七步反应完成,成功引入卤素、硝基、甲氧基等典型功能基团。通过单晶结构的测试深入了解了此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电子光谱研究显示中心硫原子的引入导致卟啉吸收谱带和荧光发射谱带的明显红移,而环外侧取代基的改变对卟啉的吸收峰和发射峰位置几乎没有影响,仅在强度上有一定变化。   利用三氟乙酸和三氟化硼乙醚在醇羟基与吡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差异,使非对称噻吩双醇中的羟基选择性地与吡咯反应得到单吡咯或双吡咯中间体,这些中间体经进一步的环化反应得到系列21,23-二硫杂卟啉。对其中的三苯基二硫杂卟啉进行了两种meso位的直接衍生化;电子光谱研究表明,相对于外围苯环上的衍生化,meso位的直接衍生化对卟啉环电子结构的影响要大得多。   发现一种由简单小分子前体直接合成meso-meso直接键连二硫杂卟啉的方法,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最终将双卟啉收率提高到8.7%,晶体结构表明两个卟啉单元有着78°的夹角。采用类似方法我们完成了其它其它几种meso-meso直接键连核修饰卟啉二聚体的合成。   对几种二硫杂卟啉化合物的光学非线性性质进行了研究。将其与普通卟啉进行对比发现:硫杂卟啉有着更大的非线性折射系数和更小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卟啉外围基团对卟啉的非线性吸收有明显影响,而对非线性折射则几乎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中心原子的质子化实现了对其非线性吸收的调控。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苯酚系列为初始原料,首先制备出邻炔基苯磷酰胺;然后利用Pd(Ⅱ)催化剂经过磷酰胺与炔烃的分子内加成环化反应、环化偶联反应、氯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
本研究首先通过液相法结合熔盐辅助煅烧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纳米ZrO2颗粒,然后通过表面有机改性改变纳米ZrO2的表面性质,以提高颗粒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最后研究了改性纳米ZrO2
载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可以起到使负载型催化剂得以回收和循环利用以及改进催化剂性能等作用。碳纳米管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结构性质和电子性质的新型材料,已经引起了化学家们的
学位
在分子识别的基础上,设计、合成功能组装体是超分子化学是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称之为环糊精的环聚多糖则是构筑超分子组装体常用的建筑模块。为了进一步揭示环糊精及其功能衍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以其卓越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阻燃隔热性能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军事领域中复合材料的增强体部分,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材料以及发动机上的隔热材料等。但是,PBO易紫外老化降解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户外或太空环境下的应用。本论文以提高PBO的耐紫外光老化降解为目的,通过α-TDMACu Pc与PBO聚合物的原位共聚反应,制备出PBO-α-TDMA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