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化感物质对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yz3059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外源施用2,6-二叔丁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种化感物质,处理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μmol/L以及100、200、300、500μmol/L。以甘肃地方茄子品种兰杂一号为试材,以基质栽培方式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6-二叔丁基苯酚(>50μmol/L)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0μmol/L)处理后,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鲜重以及胚根根系活力均降低,同时茄子幼苗的生长受抑,表现在株高、茎粗、全株干、鲜重等的降低。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根系新根发生量较少,且根色发黄,同时根系活力降低。但根冠比的分析结果表现为根系的生长大于地上部生长。利用综合影响因子来衡量两种化感物质的化感作用强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化感作用较强。两种化感物质使茄子叶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说明2,6-二叔丁基苯酚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茄子叶片光合速率的抑制在处理前期表现为气孔因素,在处理后期表现为非气孔因素。茄子叶片Fo升高。Fv/Fm、φPSⅡ、Fv’/Fm’、qP降低。说明茄子受到了光抑制,叶片PSⅡ反应中心不可逆破坏或可逆失活。2,6-二叔丁基苯酚使茄子叶片NPQ先升高后降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使NPQ低于对照。说明在2,6-二叔丁基苯酚处理前期,PSⅡ的原初光化学反应通过下调光合电子传递来匹配碳代谢对ATP和NADPH的需求减少;而2,6-二叔丁基苯酚处理后期以及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处理下有可能是由于该物质使还原型电子受体积累增加自由基的产生,使反应中心部分失活和天线系统受到伤害,造成过剩激发能积累,不能通过叶黄素循环耗散,光合能力受抑。此外,光化学反应速率的降低以及天线热耗散和反应中心过剩能量的增加。叶绿体结构也遭到严重破坏,基粒数目减少,淀粉粒数目增加,体积增大。碳水化合物在叶肉细胞内大量积累,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低浓度处理条件下,脂滴数量逐渐减少,这说明叶绿体中所固定的能量可用于转化为脂肪的能量越来越少。而较高浓度处理条件下,脂滴数目有所增加,是由于类囊体降解,降解产物脂质发生集结。随着化感物质处理浓度的提高,茄子根系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SOD活性降低,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O2.-,造成茄子根系中超氧自由基的大量积累,加速根系的衰老,进而影响地上部生长。CAT活性明显下降,可能不是清除过氧化氢的主要途径。同时,根系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关键酶和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虽然均低于对照,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有可能是H2O2的产生
其他文献